柴达木日报讯(记者 吴婷婷)冬季供暖事关群众冷暖,体现民生温度。都兰县住建局以“温暖工程”为纽带,将民生温度融入城镇发展血脉,通过“项目攻坚+智慧管理+绿色转型”多维发力,有效破解供热“老难题”,构建起“精准保障、低碳高效、智慧惠民”的供热新格局,为城镇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
聚焦项目储备,夯实供热基础设施。申报实施都兰县察汗乌苏镇、香日德镇、宗加镇供热管网改造项目,以系统性工程根治管网“跑冒滴漏”。项目实施后,超30公里老旧铸铁管网全部更换为耐腐蚀管材与钢质保温管道,通过扩大主干管网管径、优化热力输送路径,末端住户室温平均提升3℃,彻底解决“近热远冷”顽疾。
坚持冬病夏治,筑牢供热保障根基。以“冬病夏治”行动为突破口,推动供热保障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428万元专项资金完成7座换热站升级改造、9台换热器维护检修,更换阀门、过滤网1600余件,全面提升供热系统运行效能;构建日常巡查管理机制,组织专业力量常态化巡检供热设施,依托管理平台实时监测运行状态;出台惠民降费政策,居民供暖费下调0.3元/㎡,非居民下调0.6元/㎡,并适时延长供暖周期,切实将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
突出绿色导向,推动供热低碳转型。积极探索取暖新路径,统筹实施热源清洁化改造,因地制宜加快推动清洁取暖进村入户。同步推进大唐海西州都兰县清洁供暖项目,新建4座热源站并配套空气源热泵、电极锅炉等设备,预计今年10月投运后可覆盖126.84万平方米供热面积,逐步构建“新能源发电——电力传输——清洁供热”体系。
完善保障体系,构建长效治理格局。于硬件维度,建立科学供热应急储备制度,按极端天气用煤量标准,在县城布局2个应急储备点,煤炭储备量充足,为供热安全筑牢坚实物质基础;于治理层面,构建多方协同机制,出台《供热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将室温合格率、投诉办结率、设备故障率等核心指标纳入严格考核体系,倒逼供热企业主动升级服务品质。同时,全力搭建“供热企业+社区+居民”联动平台,畅通沟通渠道,24小时服务热线全天候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