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秀琴 通讯员 赵辉
“今天作业内容繁多,一定要检查好信号设备的安装情况,电气特性测试准确。”5月1日,在世界海拔最高站5072米的唐古拉站,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电务段沱沱河信号车间唐古拉信号工区工长廖旭正带领工区5名青年职工,利用三个小时的“天窗”时间对站内信号设备进行日常养护。
唐古拉信号工区管辖着世界海拔最高站唐古拉站、唐古拉北站、布强格站三个车站,负责三个车站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融雪等信号设备维护工作。这些信号设备是列车的“眼睛”,在行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窗’命令已下达,可以上道作业。”当日13时30分,对讲机传来了驻站联络员的声音。廖旭和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检查备用材料、整理工具箱。随后,他们分为两组,背起便携式制氧机,手持工具,快步朝着作业点走去。
“一定要检查好加热条平整无破损、无变形,裸露部分导线绝缘无损伤。”凛冽的寒风在耳边呼啸,廖旭大声对正在作业的青工冯坤叮嘱道。
“室内防护员,室外已确认清场,4号道岔单操一次。”正在进行道岔转换实验的王涛与驻站联络员取得联系。伴随着“轰隆隆”的道岔转换声响起,王涛目不转睛地盯着尖轨,密切观察道岔转换过程中是否存在卡阻或异响。
“等道岔转换完,安全木楔一定要放置好。”廖旭时刻保持警惕,随时提醒站场上作业的每一名职工注意安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5名青年职工坚守岗位,测量数据、检查线缆、调试设备等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此时,对讲机里的呼喊应答声、工具与设备的撞击声,与呼呼作响的寒风声交织在一起。“大家加把劲,就剩最后一组道岔了。”廖旭站在转辙机旁大声喊道。
15时30分,经过两小时紧张作业,“天窗”作业圆满结束,大家检查好工具,扛起铁锹等工具继续奔赴下一个战场,为围栏旁的电缆加装起另一层“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