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达木日报记者 田格斯
都兰县察汗乌苏镇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治安防控、创新服务模式,在辖区借助“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优势,推动“枫桥经验”实践落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察汗乌苏镇派出所成立于1982年,管辖面积11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1个行政村、4个社区、117家行政企事业单位、105家各类行业场所。为此,察汗乌苏镇派出所组建村警、义警,移动矛盾纠纷化解组协助警方开展防范宣传、治安巡逻、简易矛盾纠纷调解;以入户走访工作为抓手,创建成立“三和”矛盾纠纷调解室,联合政府、司法、村社等力量,成立由155人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实现了矛盾排查、调解、回访“一站式”服务。近年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6%,有效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在社会治安管控工作中,立足“事后打击向事前预防”模式,不断改进打击违法犯罪机制,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2018年,察汗乌苏镇派出所荣获全州公安机关“集体三等功”、2020年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称号”、2022年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
每天到辖区走一走是派出所民辅警的习惯,在社区、行业场所和重点单位,总能见到民辅警们的身影,“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群众转”是察汗乌苏镇派出所工作理念。该所持续延伸工作触角,着力构建三维立体治安防控机制,持续为群众利益安全保驾护航。
“大家好,特别提醒大家,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提高警惕意识,切勿因为贪图小利。”通过“微信警务室”“警民邻里牵手群”“反诈警务群”等微信平台为载体开展“微警务”工作,建立159位反诈专员,为群众报警求助、咨询反馈、法治宣传等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功阻止了20名群众被电信诈骗,挽回群众财产30余万元。
创新流动服务站,主动下沉一线解决问题,成立了“热姐”流动警务服务站,深入基层为群众现场提供证件办理、户籍登记、法治宣传等服务,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批“无户口”等长期难点问题。
3月21日,察汗乌苏镇派出所户籍窗口电话铃响起:“你好,我是田某某,本人现在宁夏,急需要开具户籍证明,因工作原因本人无法前来办理,可否麻烦工作人员帮忙开具户籍证明?”“好的,没问题,请你记一下我的联系方式,加我微信然后把你个人的身份信息发过来,我这边开完证明给你邮寄过去。”田女士连声道谢,虽说是短短一声“谢谢”却承载着群众心中的认可和信赖。
察汗乌苏镇派出所将紧扣“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党和人民满意”的主线,再创新、再发力,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不断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走深走实,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都兰提供坚强有力的基层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