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马晓梅 管晓静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为进一步增强学生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市第十四中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中午十二点,第十四中学七年级的学生们正在餐厅排队打饭,准备用餐。记者注意到孩子们走到取餐窗口时都会按自己的需要给食堂打饭阿姨说“阿姨,今天我要少点”“给我打半份”。食堂里早饭开始推行小份米饭和小份面条,馒头按需取,学生可以按需购餐,这样的操作对食量不是很大的女生很实用。七年级一班的学生马晓梅说 :“这样设计非常的贴心。”对于饭量大的男同学,窗口免费的加餐,学生可以按需取用。同时,为了改变学生养成良好的节约粮食的习惯,学校还安排专门的值周老师对学生浪费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在洗碗槽边都会有老师监督。
第十四中学食堂管理员梁增星说:“在食材采购方面我们也会严格把关,按实际需求进行采购,在食材加工的过程中,每天就餐的学生人数是固定的,饭量的把控上厨师都拿捏得很好。在就餐过程中,学生按量打饭,按量取餐。”
第十四中学目前有390名学生,其中住校生有340多名,这340多名学生和在校教职工一起用餐。校长钟宪玉说:“9月份一开学,我们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生活课、主题班会、倡议书等形式给孩子们传达节约粮食的美德,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自小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在陪餐的过程中,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吃多少打多少,避免造成浪费,餐厅里也放置了很多节约粮食的宣传标语,让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提醒他们处处做到厉行节约。”
这一系列的措施,食堂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明显减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业已成为在校师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