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瞧这一家子,个个都是乐观的人
——记郭勒木德镇红柳村脱贫光荣户李秀山

□ 记者 马晓梅 马培培

记者见到45岁的李秀山时,她因10天前从轮椅上摔下导致骨折躺在床上,见有人来,她坐起来相迎,脸上依旧是乐观豁达的笑容。这些年身残志坚的李秀山通过脚踏实地,用辛勤汗水浇灌幸福之花,和女儿稳步踏上小康路。

因残致贫,党的关怀让她重拾信心

2007年,李秀山一家从青海海东来格尔木打工,夫妻二人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计划一起打工挣钱,通过双手让日子越来越好。

但世事难料,在工地上干活时,李秀山不慎被砸伤,导致高位截瘫。虽然工地赔付了部分医疗费,但后续治疗很快就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丈夫因难忍家庭重负离家出走,丢下了她和年仅10岁的女儿。面对身体与情感的双重打击,让李秀山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但又不忍抛下幼小的女儿,多少次夜深人静时,她看着熟睡的女儿默默流泪。

就在李秀山一筹莫展时,红柳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组及时将李秀山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组也积极对她家进行帮扶。享受国家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帮扶单位与李秀山结对认亲,为保障她家的基本生活能够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积极对接各部门,帮李秀山做伤残等级鉴定,残联每年为她发放重度残疾补贴,为其办理医疗保险,并将仁达合作社的蔬菜代销点放在她家。这些帮扶措施的落地,让李秀山家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李秀山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病报销费用后的感觉:“知道政策好,但是没想到力度这么大,把看病一大半的钱都给报销了,我和孩子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

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摘穷帽”

虽然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李秀山的双手并没有闲着。2016年红柳村举办“十字绣”评比活动,心灵手巧的李秀山也拿出自己的“十字绣”作品参赛,没想到竟获得了第一名,并得到了500元的奖金,这给了她启发:坐在轮椅上,也可以用灵巧的双手挣钱。

但“十字绣”作品费时费力,而且卖不了多少钱。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秀山在女儿的指导下玩起了快手。她发现快手上直播钩针编织衣帽、鞋子,自己也可以做到。于是,她一边看视频学习,一边购置了编织用的鞋底和线,没过多久,李秀山就学会了钩不同款式的鞋子,她开始摸索着在快手上做直播,销售自己手工钩织的鞋子。仁达合作社也将她的部分手工作品放在合作社生活超市的产品专柜进行销售。

“一开始,在快手平台上学习直播做鞋子、卖鞋子,一个月也能卖掉5、6双,时间长了,我也有了粉丝,订制鞋子的顾客也多了。”李秀山高兴地说。

在李秀山家的另一间房子里,不同颜色、不同鞋码的鞋子整齐地码放在包装袋里。

李秀山一直带着感恩之心面对生活,感恩父母和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闲暇之余,她也会去教其他残疾朋友钩针编织技艺。希望其他残疾朋友们跟她一样,通过手艺体现自己的价值。

感恩社会,乐观面对生活

2016年,李秀山的女儿何玉秀初次参加高考仅考上三本,在征求她本人意愿后,村干部与驻村工作组为她积极联系补习及复读学校,第二年她考上了二本,何玉秀依旧对自己的成绩不满,第三年她回乐都老家再次复读,她的付出没有白费,考上了一本院校。何玉秀的成绩离不开母亲李秀山的一再鼓励支持,孩子圆了大学梦,李秀山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得知何玉秀考上了大学,村里的乡亲纷纷登门祝贺,帮扶单位、村干部、驻村工作组、仁达合作社都慷慨解囊,积极为何玉秀就学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教育局三江源教育专项资金、农牧和扶贫开发局“雨露计划”及残联残疾人子女助学金都让何玉秀感受到了大家对她的关爱……

在几年的帮扶中,帮扶单位积极为她家出谋划策,市委党校将她家197平方米的院落打了地坪,修了化粪池、小花园,如今小院里种满了各种鲜花,阳光洒满整个小院,室内窗明几净。

如今,李秀山和女儿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担心学费,她们母女二人不等不靠,靠自己的努力追求幸福生活,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李秀山坚定地说:“残疾击不倒我,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就一定能脱贫致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瞧这一家子,个个都是乐观的人
节约粮食 杜绝浪费
家长:斑马线上的 护学岗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