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9月26日电 (记者 王大千) 记者从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青海省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于9月24日启动,被确定为示范区的西宁市、海东市、湟中县、共和县、格尔木市等5个市县将通过3至5年的努力提升综合防治能力,成为青藏高原艾滋病防治的样板区。
地处西部内陆的青海省曾长期是艾滋病低流行省份,但艾滋病疫情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
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控制科科长樊明介绍,针对这一形势,青海省积极参与2004年起开展的前两轮全国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工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过去5年间,青海省7个示范区建立健全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新报告的病例和流动人口调查率、接受治疗的总人数比例等均超过了国家要求,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学校比例达到100%。同时,通过对重点人群实行干预工作和落实用血安全和防止医源性感染制度,有效降低了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
樊明说,新一轮示范区工作启动,将重点完善监测检测体系,通过检测评估分析,掌握影响当地传播的主要流行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干预质量,创新综合管理方式,提升感染者和病人救助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