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倩
近年来,郭勒木德镇立足镇域实际,通过精准宣讲内容、优化宣讲形式、壮大宣讲队伍等方式,推动理论宣讲“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让基层理论宣讲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突出政治高度,让宣讲内容“实起来”。精心组建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队长,机关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全覆盖的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社区)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共组建志愿服务队21支,志愿者300余人,打造宣讲工作“最小服务单元”,将宣讲“神经末梢”延伸到户。构建“讲理论+讲政策+讲故事”全方位、立体化基层理论宣讲体系,精心制定宣讲“菜单”,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养老医保、生态管护、草原奖补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把民生实事讲清楚,把惠民政策讲明白,使基层理论宣讲“供给侧”精准对接党员群众“需求侧”。积极宣讲本地“新时代好人”故事、良好家风故事,进一步挖掘和深化其内涵,以榜样力量涵养乡村文明。
突出理论深度,让宣讲队伍“强起来”。通过开设“三大讲堂”、整合资源力量、织密宣讲网络、构建常态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打造“机关讲堂”,理论宣讲提质增效。聚焦主题主线,集中办好理论学习课堂,运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机关例会等方式,抓紧抓实机关党员干部集中宣讲。共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3次,机关学习例会30次。打造“分类讲堂”,理论宣讲拓展广度。注重分类指导,针对老党员提供送学上门、理论到家服务,安排志愿者深入家中进行宣讲;针对流动党员,通过建立动态管理信息库、设立报到站、寄送学习资料等,确保流动党员“不断线”;针对少数民族党员,以发放蒙文版宣讲资料、组织志愿者入户宣讲等方式,确保党的创新理论“精准滴灌”。截至目前,提供上门送学服务100余次,发放蒙文版主题教育学习资料300余份。打造“网络讲堂”,理论宣讲拓维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学习强国”“网络微支部”“高原先锋 魅力郭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灵活开展指尖课堂,引导农牧民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线上学习,使党的创新理论“联网上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突出受众广度,让宣讲方式“活起来”。秉持“理论惠民”理念,做好“宣讲+”文章,将枯燥无味的文字语言变成富有“百姓味”“时代味”“幸福味”的生动讲述,真正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燃”起来,让人民群众坐得住、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讲出“百姓味道”,让理论宣讲直抵人心。立足镇域实际,围绕提升农村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及时邀请“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深入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工厂车间,通过面对面讲解、点对点示范等形式,了解一线生产发展情况、学习实践技能技术,努力打造增强实践技能的“百姓课堂”,让党员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学习技术、增强实践能力。讲出“时代味道”,让理论宣讲浸润人心。坚持“就地取材”,通过致富带头人、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等现身说法,结合自身事迹,传经验、授方法,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把“书面语”译成“土味语”,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引导群众在见证和体验生活变迁中感悟历史巨变、思想伟力。讲出“幸福味道”,让理论宣讲温暖人心。将理论宣讲作为推动发展的“先手棋”,让理论宣讲与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同频共振。并在宣讲过程中同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民办实事等工作,协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做好为民服务的“知心人”“暖心人”。
截至目前,该镇已开展各类专题理论宣讲会40余场次,惠民政策宣讲20余场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册,覆盖党员干部群众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