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倩)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我市各部门坚持认真落实落细各项重点任务,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开门搞教育,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解决民生难题的实际行动。
市纪委严格落实“三必谈”和“拓展延伸谈”要求,累计开展谈心谈话50余人次,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工作难题与生活需求,有效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以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年为契机,修订《格尔木市纪委监委关心关爱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措施(试行)》,进一步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将组织关怀转化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市人民检察院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复盘,从理论学习、议事决策等五个方面梳理制度、细则等15项,其中新制定2项、废止5项,已制定有效执行制度8项。严格落实涉企案件“少捕慎诉慎押”政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4次,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依法办理民生领域案件49件,为农民工追讨工资105.32万元;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件,发放救助金5万元;受理信访接访案件108件,回复率、办结率均达100%,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市住建局以“破冰行动”破解户籍壁垒,实施的公租房新政实现两大突破:一是打破户籍限制,外来务工人员等凭无房证明即可申请;二是重塑年审流程,通过与公安部门联动,以运营单位出具的租住证明替代传统居住证,破解“居住证与租房合同互为前提”的死循环。群众凭相关单位证明可立即领取回执单,年审时限从30天压缩至“即时办结”。
市数据局以“一把手”走流程活动为重要抓手,通过“坐窗口+换身份”的方式,组织全市20家单位“一把手”开展亲身办、陪同办、代理办等115次,梳理并体验104项事项流程,发现解决问题15个,推动政务服务向纵深推进。在跨域服务方面,持续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已实现106项高频事项“跨省办”,并与山东、河南、陕西等12个省32个市(区)签订“一件事·跨域一次办”合作备忘录,公布首批29项政务服务场景清单。今年以来,共办理全国“跨省通办”业务25503件,让企业和群众跨域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这一系列务实举措不仅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让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里、企业发展的信心上、群众生活的幸福感中。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动各部门协同发力,以更实作风、更优服务,持续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让“民生清单”不断收获更多“幸福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