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日报讯(记者 吴婷婷) 7月28日,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实现了海西州第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捐献者赵彩宾出生于1986年,是一名退伍军人,现于海西公路总段乌兰公路段工作。他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20664例、青海省第105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他一直都有献血的习惯,2020年5月5日这天在血站献血时,经工作人员的介绍,他果断加入中华骨髓库。
“您常年参加公益献血活动,要不要留8—10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这个有什么用吗?”
“如果能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您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他的生命。”
“这个好,我要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就这样,他填表留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今年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我的血样与一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问我愿不愿意为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我当时就答应了。”今年6月,省、州红十字会开展再动员回访工作时,赵彩宾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7月24日至27日,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注射动员剂,为采集造血干细胞做准备。
7月28日,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
“你我素不相识,但您的一次无私捐赠,却成为我孩子重获新生的关键。2019年9月,我的孩子被确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漫长的化疗与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然而,2025年1月疾病复发,医生告诉我们,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的希望。在绝望之际,中华骨髓库传来好消息——找到了与孩子HLA配型相合的您!您不仅是生命的馈赠者,更是黑暗中点亮希望的人,您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陌生人’……”当收到孩子母亲手写的一封感谢信时,让他热泪盈眶。
“189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能救孩子的命,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当过兵,也是一位孩子的父亲,现在我也能帮助其他孩子拥有第二次生命,对此我感到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