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金凤 马俊杰 实习生 刘晓余)7月29日,西藏路街道办事处组织辖区各社区联合西藏路派出所、西藏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在六子湖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水域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活动,特邀蓝天救援队队员全程指导,通过“理论精讲+实操演练+场景模拟”三维模式,为大家送上一堂干货满满的安全实训课。
活动开始,街道工作人员结合近期各地发生的溺水案例,强调夏季防溺水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远离危险水域,牢记“六不准”原则。随后,蓝天救援队队员聚焦溺水救援核心知识讲解溺水事故的成因与危害,重点剖析了“黄金4分钟”救援窗口期的重要性。针对居民关心的自救方法,队员们逐一演示:落水后如何保持冷静、借助浮力物漂浮,以及发现他人溺水时如何大声呼救、利用身边竹竿、衣物等工具救援,坚决杜绝盲目下水的危险行为,为后续实操打下扎实理论基础。
理论讲解后,蓝天救援队队员化身“安全教练”,现场示范救生衣的正确穿戴方法,从卡扣松紧调节到浮力测试,每个细节都清晰展示,演示救生圈抛投时,强调“瞄准落水者斜前方、借力抛出”的技巧,确保工具能精准抵达。针对青少年群体,队员们还特别演示了用空矿泉水瓶捆扎成“简易救生筏”的自救方式,简单实用的方法让在场居民频频点头。在队员的指导下,社区工作人员轮流上前体验,从生疏到熟练,逐步掌握了救生设备的使用要领。
随着一声“有人落水了”的呼救声,模拟演练正式开始。只见一名“溺水者”在湖边挣扎,附近居民立即大声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向不远处的蓝天救援队队员示意。队员们迅速携带救生圈、救生绳赶到,在确保自身站稳的前提下,将救生圈精准抛向“落水者”,并指导其抓住绳索后缓缓拉向岸边。“溺水者”被成功救上岸后,西藏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演示了如何清理口鼻异物、判断意识,并模拟了胸外按压等急救动作,完整呈现了从发现险情到科学施救的全流程。紧张逼真的场景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冷静、快速、科学”在救援中的重要性。
此次演练通过“学、练、演”相结合的方式,让社区工作人员直观掌握了防溺水知识和应急技能,有效提升了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与互助能力。西藏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通过社区宣传栏、居民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化防溺水宣传,同步加强辖区水域隐患排查,增设警示标识与救生设备,用扎实举措为居民生命安全筑起“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