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秀琴 张丹丹 段亚慧
近年来,大格勒乡多措并举,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传统农作物长势喜人,经济作物销量可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魅力”之果,正散发着独特的“芳香”。
盛夏时节,走进大格勒乡,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一千亩的萝卜正在吸收养分,翠绿的枝叶在田间铺展开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精神”。
正在田间忙碌的安永寿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一年的试种,萝卜终于在我们村扎根了,产量高,价格可观,希望有个好收成。”
往年,安永寿也跟村里人一样,大面积种植枸杞,但随着这几年枸杞价格不稳定,加上人工费又高,没挣多少钱。于是他决定调整种植结构。2024年,通过学习考察,安永寿发现格尔木具有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的优势,很适合种植萝卜。“这边是沙滩地,萝卜皮厚,我们这边雨水少,很适合萝卜的生长。宁夏那边的萝卜每亩能卖到一万二千元,我们这边每亩能卖到一万八千元。”安永寿说。
今年,安永寿大胆尝试,种植了1000亩萝卜。从五月中旬起,安永寿组织工人开始种植,远远望去,一千亩的萝卜在阳光下随风轻舞,透着生机蓬勃的生长势头。安永寿告诉记者,今年的种植全程采用机械化、滴灌方式。目前来看,萝卜长势良好,如果今年收成好,他会把种植经验传授给想种植的村民,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过去大格勒乡把枸杞作为主导产业,让村民鼓了钱袋子。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变化,枸杞价格发生波动,影响了村民的钱袋子。于是,大格勒乡紧跟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大家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新的活力。
“如果产业结构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就低。近几年枸杞价格较低,影响了种植户的收入。种植结构一调整,就算市场有什么变化,对种植户的影响都不会特别大,即使枸杞价格不好,我们还有其他农作物兜底。”大格勒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昂欠成列说。
如今,在大格勒乡的田间可以看到,枸杞、藜麦、沙棘、紫皮大蒜等农作物生长茂盛,村民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此外,为提高枸杞种植质量,乡党委也积极引进新的枸杞品种,连续性组织村民参加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方面的培训。
产业结构调整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提质增效”的必答题。我市大格勒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今后,该乡将继续深化各项产能提升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让乡村振兴的底气更足、成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