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日报讯(记者 扎西措毛 通讯员 张胜)7月17日至19日海西东部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天气过程,德令哈、乌兰、天峻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全州上下提早防范、快速行动、全力应对,未发生人员伤亡,实现平稳度汛。
降雨前,针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作出部署,尤其对施工工地安全管理、铁路公路重要基础设施进行洪涝灾害隐患排查整治,暴雨洪涝灾害“叫应”、人员避险转移、“三停”机制和“断路、断网、断电”极端情况下通信保障等4个方面基础性防灾措施进行了细化安排。7月17日下午州政府召开全州防汛视频调度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强调、再安排、再要求。
州防指自7月17日开始组织13个重点成员单位科级领导干部在州应急指挥中心进行联合值守、联合指挥、联合调度,24小时视频连线7个地区点对点视频调度,随时进行风险研判、会商分析、应急处置,压实联合值守责任,不定时进行联合会商调度,根据降雨情况不断调整防汛措施,确保精准防汛。
州县两级会商调度19次,下沉干部273人,预警发布34期,“叫应”基层干部213人次,“叫应”企业负责人107人次,排查整改隐患278个;关停露(野)营地1个,停止户外建筑工地(施工场所)7个、矿山5个;全州共紧急避险转移533人,其中德令哈市268人、乌兰县265人;巡查水库电站、河道堤防66次,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涵洞55次,低洼易涝点、地下管网114次,临河临沟临崖区73次。坚决保障提前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消除灾害风险。
全州备勤应急队伍265支8345人,并做好随时征用建筑工地、厂矿企业大型机械的准备。州防指办提前向州、县、乡应急救援队伍配发6大类、1108件套防汛抢险装备,向乡镇、重点村配发卫星电话175部,向行政村配发铜锣、手摇报警器、大喇叭等预警设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延伸至35个乡镇,370MHZ窄带无线通信网实现县级全覆盖。救灾物资在汛期前已紧急向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天峻县及唐古拉山镇、江河镇、香日德镇、茶卡镇等重点乡镇调运棉帐篷、折叠床、棉被褥、雨衣雨靴、发电机等物资装备,总价值900余万元。不断巩固基层防汛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提升技术装备配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