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莎莎)记者近日从市应急局获悉,今年7—8月格尔木地区气温整体偏高,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0.7~1.6℃,格尔木盆区降水量9.3~17.9毫米,唐古拉地区191.1毫米,多雨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上中旬,为此,我市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防汛应对准备各项工作。
我市应急等有关部门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检查防汛责任制落实、应急预案执行及堤坝安全情况,确保企业分洪设施全天候高效运行,科学实施腾库迎汛。目前,东西台鸭湖分水设施低水位运行,温泉水库在汛限水位以下正常运行,格尔木河、沱沱河、那棱格勒河水势平稳。同时,强化预测预警预报,落实“叫醒叫应”机制和信息共享联防机制,加强雨水情、高温融雪及二者叠加影响预测预警预报,密切关注重点水库特征值、格尔木河和那棱格勒河流量、鸭湖闸前水位情况,每日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平台发送预警短信482条,发布水情风险提醒3期、降雨风险提醒1期及发布提醒函16份。
我市各有关部门着力加强重点领域排查,扎实开展汛期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水库电站、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公路桥涵、矿山企业等重点区域,下达工作提醒督办13期,发现隐患11条,均已整改完毕。对那棱格勒河流域堤防、水库、涵闸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排查,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初步下闸蓄水,提前分水腾容降位降风险。对汛期沱沱河流域、警戒水位观测、群众转移路线及安置点、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分工,唐古拉山镇区域总体风险可控,辖区国防光缆、交通干线、输油管线、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安全。不断强化应急保障工作,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完成14座水库调度运行方案及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督促指导城区、乡镇、村社区完成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一张图”预案86个。组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97支1797人,组织开展防汛实战演练培训3场次,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存物资69类7万余件,可随时调运用于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强化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全市14座水库严格执行汛期调度运行方案,确保安全度汛。
下一步,我市将以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各项防御工作落地见效,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将责任细化到监测预警、叫醒叫应、指挥调度、巡查防守、抢险救援、转移避险等各个环节,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无死角。同时,持续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抓好那棱格勒河流域、东西台鸭湖、109国道沿线等重点区域防汛工作,督促油田、铁路、电信、电力等单位做好防汛工作,保障交通动脉、车辆通行、涩北气田民生等基础设施安全。继续认真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紧盯河流、湖泊、水库、水电站、堤防、闸坝及洪涝灾害多发易发频发区,把隐患排查整治贯穿防汛工作全过程,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扎实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加强日常巡堤查险、通信保障、转移避险撤离演练,做好应急抢险队伍、应急分水大功率排涝设备、机械设备、物料物资等防汛应急准备,全力保障汛期安全。严明防汛纪律,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及时跟进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第一时间准确报送实时信息,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