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7月17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领巾研学行:寻根文化沃土 赓续红色基因

活动现场。 记者 张金凤 摄

本报讯(记者 张金凤)7月12日,团市委、市少工委组织40名少先队员开展红领巾研学活动。孩子们走进本地非遗工坊、村史馆、民族团结体验馆等场所,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厚植家国情怀,开启了一场兼具思想浸润与实践感悟的“寻根之旅”。

活动首站来到格尔木乌仁堂纳德都蒙古族服饰有限公司,蒙古族刺绣的“非遗密码”在此解锁。工作人员生动地讲述着针线里的故事:繁复技法中凝结的匠心,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续。孩子们在惊叹中感受非遗魅力,更被传承人的坚守深深打动。第二站走进格尔木市原牧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民间艺人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参观石刻展区,聆听每一块石头背后的故事。随后,艺人现场示范雕刻技巧,在工具与石头碰撞的清脆声响中,孩子们近距离触摸这项技艺的独特韵味,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长江源村村史馆及合作社里,一段“蝶变故事”徐徐展开。从游牧搬迁到生态安居,孩子们透过讲解与氆氇编织体验,既触摸到藏族文化的传承脉络,又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生态保护理念。经纬交织间,传统手艺与现代发展理念悄然相融。在格尔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历史照片与鲜活故事勾勒出民族团结的画卷。少先队员们认真聆听发展历程,分组参与“民族文化我知道”互动游戏,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读懂历史的厚重与担当的分量。

最后一站的温格·石榴籽家园,成为孩子们读懂家乡的“窗口”。产业“四地”建设成果、矿产资源禀赋、海绵城市蓝图……一张张展板串联起格尔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亲手制作漆扇和书签时,孩子们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更真切理解“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寓意。

此次研学活动以“行走的课堂”让少先队员在体验中传承文化、在实践中厚植情怀。下一步,团市委、市少工委将持续盘活本地红色资源与文化宝藏,推出更多特色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在成长中汲取精神养分,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25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举办盐湖资源开发利用主论坛
红领巾研学行:寻根文化沃土 赓续红色基因
全市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