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7月12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动会议室”哪儿人多就往哪儿去

文/图 记者 冯伟

“书记,咱村那条小路坑坑洼洼,能修修不?”7月9日下午,黄河路街道河东社区三连的一处巷道里,十几张小马扎围成一圈,居民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心里的事儿一股脑说了出来。这不是普通的闲聊,而是河东社区“流动会议室”的现场。 没有主席台、没有讲话稿,只有社区工作人员带着的政策手册、民情记录本和一肚子想给大伙说的好政策。

辖区居民居住分散,有些政策不能及时知晓,平时开个会、讲个政策,总有人赶不上。社区书记才吉卓玛说:“政策再好,到不了群众耳朵里、心坎里,那也是白搭。”

为了让惠民政策“长腿”跑到居民身边,河东社区秉持“解民意、话家常”的理念,拉上垦兴河东公司的队长、志愿者,组建了一支“流动会议”小队,带着宣传册和民情记录本,哪儿人多就往哪儿去——枸杞地、大树下、小院里、巷道里,都是他们的“会议室”。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聊家常”的方式,把医保报销比例、社会救助申请条件掰碎了讲,“大家记不住没关系,就记着有困难找社区,符合条件的一个都不漏”。

两小时的“聊家常”,不仅把殡葬服务、养老补贴等政策讲得明明白白,还记下了不少“民声”……同时,居民还提供了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等信息,社区工作人员能当场解答的立即回应,需后续处理的,都分别明确了责任人和解决时限。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居民放下顾虑,主动聊需求、问政策,架起了社区与居民沟通的“连心桥”,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政策文件看不懂,马上要开始采摘枸杞了,地里太忙了没时间去社区,现在人家上门来讲政策,还听我们反映问题,现在社区工作越做越细致了。” 刚听完医保政策宣讲的刘玉花笑得眯起眼。除了线下面对面,社区还把政策解读制作成短视频,发到居民微信群里,实行线上讲政策。“年轻人刷手机,老年人听现场讲,都不耽误。”社区工作人员马海兰说。

“流动会议室”,不仅让惠民政策从“纸上”走进“群众心里”,还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民情建议,为社区精准落实政策、提升服务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宣传政策、了解民意、温暖民心”的多重成效。黄河路街道河东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居民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流动会议室”哪儿人多就往哪儿去
阿拉尔村266盏太阳能路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