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彩萍 沙磊)近日,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人员深入某项目施工单位开展日常检查,持续加大欠薪案件化解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我们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一金三制’——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及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及维权信息公示制度。每位工友进场前都要签订合同、录入身份信息,工资直接通过银行专户发放至工友工资卡中,避免中间环节截留。同时,项目部设立了维权告示牌,公布劳动保障部门和项目经理电话,每月公示工友考勤天数及工资数额,一旦出现问题,工友可以第一时间反映。”某项目生产经理杨林成说。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将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人社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以“零容忍”的态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使广大劳动者不再因担心拿不到工资而发愁。
“市人社局充分发挥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作用,压实住建、林草、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体责任,做到‘管行业必须管欠薪、管业务必须管欠薪’,建立‘包案领导+行业主管’责任机制,明确各行业负责人和欠薪化解工作联络人,进一步压实欠薪线索排查化解工作责任,确保欠薪隐患排查有人管理,欠薪线索有人处置。”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陈生喜说。
为提升根治欠薪工作效能,市人社局着力夯实用工单位规范管理工作基础,严格落实“四项制度”。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工资保证金和银行代付工资等重点工作加强日常用工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用人单位47家(次)。强化动态监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欠薪隐患。截至目前,处理线上欠薪线索425条,受理并回复上级转办的网络舆情、信访272件,下发工作提醒函20份。严格落实工资保证金管理的相关规定,筑牢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最后防线”。截至目前,督促办理保证金80笔,累计存储3911万元。其中,以保证保险形式缴纳76笔3333万元,现金缴纳2笔69万元,银行保函缴纳2笔509万元。
同时,市人社局着力构建多点发力、协调联动、依法治理的欠薪工作局面。对欠薪问题实行台账化管理,分门别类,靶向施策,提升欠薪问题化解效率。截至目前,受理办结投诉举报案件21起,为451名劳动者追回工资751万余元。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96件,涉及金额366.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