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景桂珍 通讯员 何文艳)近年来,河西街道党工委聚焦基层治理短板,全面推行“四步闭环破题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街道党工委进一步健全完善“四级网格”基层治理体系,积极组织网格员队伍开展“敲门行动”,通过线上线下“敲门”方式和“邻里茶社”“党心民心聊天室”“民情接访日”“杞园议事小板凳”“议事长廊”等多个网格化服务平台,主动收集群众诉求,及时建立网格日志、民情清单及民情台账,记录好群众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梳理出待办事项清单,全面解决群众所盼、所急。今年以来,已征求到意见建议30条,梳理出群众身边服务需求和代办事项21个,突出问题4个。
针对收集的群众诉求,各社区积极组织“两委”成员、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物业公司代表、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等人员参与居民协商、长廊议事、“小板凳”座谈等议事协商会,将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分门别类列出清单,对重点难点事项实行一事一议,提交街道党工委协调解决;对其他事项实行“立说立行、限时办结、办就办好“,做到热点问题在基层解决、难点问题在基层攻克、风险隐患在基层化解排除。目前,已梳理出21个群众身边服务需求和代办事项中,17个问题通过社区协调得到解决。
对街道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街道统筹整合辖区共建支部、单位的人才、信息、阵地、服务等各类资源,通过细化破题目标、列出时间表、任务图、责任人,按步骤进度推进,合力攻坚破解难题,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目前,河西街道联合各方力量共破解居民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5件,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街道党工委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四步闭环破题法”工作的第一标准,根据问题涉及人员范围,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不定期组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社区”两委成员、党员代表、居民群众代表、辖区单位代表、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等,对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情况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由群众来评价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工作落实得实不实,切实检验办事成效,最终根据群众评价结果,及时查漏补缺,进一步增强街道社区为民服务工作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