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日报讯(记者 吴婷婷)都兰县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改善,将“民生问题清单”转化为“百姓幸福回单”,让群众获得感在问题破解中得到具象化呈现。
炎炎夏日,都兰大地处处涌动着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大干快上的发展热潮,夏日哈镇查查村村级道路建设等4个乡村振兴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唱响了农村公路向前、发展向上的奋进曲。这批民生工程精准对接“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标准,目前正以“抢工期、保质量”的奋进姿态全速推进,力争9月底前实现全线贯通,系统性破解4个乡镇农村公路通行安全瓶颈,让沿线乡镇2万余名农牧民群众实现从“出行便捷”到“生活提质”的深层跨越。
“现在进出小区不用再提心吊胆了!”都兰县吉祥城小区居民李女士的真切感慨,折射出一项民生举措带来的安全感升级。都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问题为导向,将群众诉求及时纳入查摆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迅速组织问题整改工作。小区安装好的减速带不仅是道路上的安全标识,更成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连心线”,悄然勾勒出小区安全的“分水岭”,换来居民生活的“加速幸福”。
“户外充电设施的缺失,让居民不得不将‘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让位于‘方便使用’,根治充电难题需从基础设施建设破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飞线充电问题,都兰县住建局联合消防、社区、物业等多部门,以“地毯式排查+清单化整改”模式,深入全县居民小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时,聚焦“充电需求与设施供给”的矛盾根源,采用多种方式精准掌握居民充电需求,为充电设施规划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都兰县已在6个老旧小区完成充电设施升级改造,新增6处标准化充电桩,共114个智能充电端口,让小区环境从“蜘蛛网”乱象中脱胎换骨。
都兰县通过建立民生“小切口”问题台账,采取“超常规”举措,实施“穿透式”整改攻坚,推动一批涉及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生态治理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动态清零,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