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6月14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把高考藏在了书橱里

文/熊文轩

十三载光阴流转,小小的书橱如沉默的时光守望者,静静伫立在母亲家中。那一方小天地,一直替我守护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当指尖轻轻拂过书橱那扇蒙尘的玻璃门,一打开,熟悉的旧书气息便扑面而来,瞬间将我拽回到那个汗流浃背的盛夏——高考。

随着最后一场的铃声落下,同学们雀跃着奔向未来,随之丢弃的还有那沉重的书本和习题册。校门口的废品站成了高考结束宣泄的窗口,一张张散落在地上的卷子被兑换成了一把零钱,卸去了累赘,也卸掉了心头的重担。那份决绝里,似乎有种挣脱樊笼奔向自由的轻快与欢喜。

我也整理出了好几箱旧物,它们静静地堆在角落:卷了毛边的老课本,密密麻麻写满了解题思路的笔记本,还有那一沓沓模拟卷和练习册。尤其是那一册册厚重的数学错题本,那些曾经叫人苦恼的函数和抽象的几何,一个个卧倒在横线格里。雪白的纸页早已被各色墨迹浸染:红色是标记的重点,黑色是我笔端的足迹,蓝色是未弄清楚的疑惑。如今细看,它们都曾是我通往理想之路的艰难足迹。我将它们一一摩挲,叠放,拾起又放下。沉甸甸的,全堆在我的心头。连同那三年的热血时光,连同那不知疲倦的自己,一同让我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地,累积进了深棕色书橱的怀抱,如同封印了一段珍贵的回忆。

后来,喜讯传来,我以614分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师范大学。大学四年,我又写了很多笔记,读了很多书,每次寒暑假回来,我都会把一些专业书籍带回来。可那小小的书橱,越来越显局促,不堪重负的隔板无声地呻吟着,再难挤出哪怕方寸之地。我不得不又一次检视、整理那些陪伴我的旧书。

其实我也知道,我不会再用到这些笔记,课本也不会再翻看,可就是无法割舍那份特殊的情感。“书是你的命根子!我知道。”母亲笑着答应我,便又空出了一个柜子,专门盛放这些本子,就好像在盛放我那单纯、一往无前的青葱岁月。

偶尔归家探望,我仍不忘在那熟悉的书橱前停驻片刻,抽出当年的英语笔记或历史课本随意翻看几页。那磨了皮的封面,褪了色的插图,还有那泛黄的角落里标记的重点,已然褪成了淡红的符号,在遥远时空里低语着悠悠岁月。而那个埋在题海深处、被汗水模糊眉眼的少年,也长成了大人模样,成为了一名传道授业的人民教师。

一次备课的间隙,我心念一动,忍不住拿出手机,对着那泛黄的笔记本按下快门。想在课堂上,分享给即将走进考场的学生们。不为别的,只想告诉他们: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你们并不孤单。这条路,我也曾走过。那凝滞在纸页间、无声的峥嵘岁月,恰是青春最高亢的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高考。我把高考藏在了书橱里,连同那整段奋斗的岁月,一同封存心底。时常去翻阅,时常去回溯,总有力量在心底,涌动着,沸腾着。它们提醒我曾那样鲜活地、不顾一切地拼搏过,带着温度,带着光芒,照亮着——为我,也为我此刻窗外的少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父爱如诗
我把高考藏在了书橱里
父亲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