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马彩萍 通讯员 李生燕
锡铁山站是格尔木车务段管辖的一个三等中间站,是格尔木车务段管辖范围内最东端的车站,也是格尔木车务段的东大门。车站22名干部职工常年坚守在高原戈壁上,积极践行“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而秦亮则是他们中的一员。
秦亮是锡铁山站的一名优秀共青团员,2019年12月参加工作。他在基层岗位上苦练本领,以苦学深研、孜孜以求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作风,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和现场作业方法,在调车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担任了调车长的职务。
当班期间他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线路间作业,一有休息时间便学习业务知识,力求将理论和实际融会贯通。作业时,他的对比服总是沾满油污和灰尘。他深知,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成长的种子,每一次钻研都是在为梦想筑牢根基。每次当班,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岗了解生产动态信息、班计划和站内股道运用及施工情况,认真预想预防,和班组成员共同分析调车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以及每批作业中的安全风险点,始终做到任务装在心里,安全记在心中。
调车长作为生产一线的指挥人,是铁路行车的关键岗位,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能力都要过硬。秦亮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并分享给身边的同事。他说:“快速提高业务水平没有捷径,唯有勤学苦练,让作业标准成为习惯,形成肌肉记忆。”
班组管理从“管”求“理”。调车长不仅要带领全组人员完成调车作业任务,更主要的是全面负责调车作业安全和小组人员的人身安全。秦亮在现场管理中,除了严格的“管”外,重点突出一个“理”字。每次接班后,他都带领全班人员到包保线路检查停留车辆防溜措施,了解停留车位置、是否堵门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他还利用交班会、预想预防、日常业务学习等时机,带领调车组人员学习路内外安全知识,用一件件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故警示大家遵章守纪的重要性,用事实说话,做到以理服人。作业中,他总是一遍又一遍提醒调车组人员在遇到刮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要加强瞭望。冬季天气寒冷,车梯和闸台容易结霜和结冰,穿着笨重,要提高保障自身人身安全的意识,做到守好一个岗、带好一班人、把好安全关。
执行标准从“真”求“实”。新定职的连结员开始单独作业前,秦亮带着他到现场一步一步演示做防溜、撤除防溜,并强调作业标准和如何保障人身安全。一批计划完成后,他带着连结员回到学习室学习调车作业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故,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把安全的种子种在每一名新职工的心里,让他们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让铁路安全之路越走越远。
现场作业从“严”求“细”。面对班组中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两纪一化”执行不够严格、安全意识不强等现实问题,他不急不躁,从着装、防护用品的佩戴、作业前的预想预防、表簿填写、作业标准的执行、调车作业完成的质量等方面入手,慢慢提升班组的作业质量和工作作风。同时,他带领班组成员推广完善昆仑“369”安全调车法,强化干部职工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掌握,树立一丝不苟的工作执标意识,严把车机联控和调车进路互控关,加强与各岗位之间的联系协调,不断夯实调车作业安全基础。
五年来,秦亮吃苦不言苦,用自己对铁路事业的无限热爱,激发自己的工作干劲,始终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名职工。他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在集团公司2021年“双创杯”比赛中获得连结员第三名,2024年,他带领车站调车组成员在段技术比武中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成绩,他兢兢业业、扎根小站,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的铁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