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4月29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丝带”在青藏线飘扬

张志虎(中)成功调解一起货主与大车司机的经济纠纷。 记者 谭丽 摄

□ 记者 谭丽 张丹丹

在青藏线这条充满挑战与艰辛的运输大动脉上,货车司机们常年奔波,为物流运输事业贡献着力量。对于他们而言,这条“天路”上不仅有壮丽的风景、复杂的路况、恶劣的天气,还有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纠纷。

合同条款的模糊、运费结算的争议、意外事故的责任划分……这些问题常常让货车司机们陷入困境。由于工作的流动性和行业的复杂性,他们在寻求帮助时往往四处碰壁,缺乏一个能够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专业机构。

张志虎曾是青藏线上一名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运输线上,他亲身经历了货车司机所面临的种种艰难。“在路上跑的时候,各种突发状况都可能遇到。一旦发生纠纷,不仅耽误运输,还可能让司机的经济利益受损,那种无助感我太清楚了。”正是基于这样的经历,张志虎决心为同行们做点什么。

2024年,作为市联卡工会委员的张志虎经过多方协调沟通,成立了“金丝带”劳模调解室,张志虎为调解室负责人。调解室成立后,张志虎首先把目光聚焦在货车司机的组织化上。“只有组织起来,大家才有力量,遇到问题才有人帮。”他不辞辛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工会的作用和好处,经过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货车司机加入进来,调解室成了货车司机的坚实后盾,货车司机们都亲切地称调解室为他们的“娘家”。

为了给货车司机提供专业有效的调解服务,张志虎聘请了省、市级劳模加入调解团队,还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和在基层工作多年、善于沟通协调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凭借各自的专长和丰富经验,为货车司机提供“零门槛、零费用”的维权服务。

“要不是张总和调解室的帮忙,我又要白辛苦一趟了,真的太感谢了!”前不久,货车司机聂三辈女就深刻体会到了“金丝带”劳模调解室的温暖与力量。

司机聂三辈女与一家货主签订了运输合同,将一批货物从青海运往西藏。在拉货途中,由于复杂的路况和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货物在途中遭受损失,因此与货主产生了纠纷。与货主协商无果后,聂三辈女便向调解室求助。

“我拉的瓶子在雁石坪全部倒了,中途倒货时产生了6500元的费用,当时货主让我全部承担,最后我向调解室求助。张志虎带领调解团队迅速介入,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协商,费用我们一人一半承担,真是非常感谢。”聂三辈女说。

像这样的成功案例在“金丝带”劳模调解室还有很多。自调解室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纠纷20余起,涉及纠纷资金达到122万余元,为职工和相关当事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共计57万余元。

“我在青藏线上跑了6年,以前我们就像一盘散沙。我们这个行业普遍文化水平不高,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我们有了组织,就像有了‘娘家’,我们司机遇到问题就会过来求助,他们都会尽全力帮我们解决。”聂三辈女感慨地说道。

如今,“金丝带”劳模调解室不仅是解决纠纷的地方,更成为大家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地方。它就像一条金色的纽带,将货车司机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他们在青藏线上的奔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温暖的支持。

“我当时成立这个调解室的目的就是想让卡车司机有个坚强、可靠的维权后盾,让他们听党话、跟党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卡车司机的力量,也让这条‘天路’更安全、更畅通、更和谐。今后,我们调解室将继续努力,为青藏线货车司机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从业环境。”张志虎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金丝带”在青藏线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