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马彩萍 杨学超
在我市尕垭口南面的荒滩上,一场绿色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曾经风沙肆虐、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通过发展枸杞产业,如今披上了绿装,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亿林万亩枸杞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枸杞林整齐划一、连绵不绝,棵棵枸杞树在微风中摇曳,长势喜人。曾经的沙丘、荒滩地带已被成片的枸杞林所覆盖,在阻挡风沙侵袭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亿林万亩枸杞种植基地负责人赵明辉说:“以前这里是一片荒漠,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洲,等‘五一’过后,整个基地都是绿色,特别漂亮。”
柴达木盆地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生态脆弱,农业发展受限。因枸杞耐旱、耐盐碱、抗风沙的特性,近年来通过枸杞种植,这片土地成为“希望的田野”。“2013年,我们在这里开荒,2014年种植枸杞。截至目前,已经开出来了将近一万亩地,种植枸杞4350亩,以后会陆陆续续全部种上。”赵明辉说。
荒漠里种植枸杞非常困难。为确保枸杞在荒漠中茁壮成长,从源头保证枸杞品质优良,亿林万亩枸杞种植基地采用了标准化种植模式。在土壤改良方面,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为枸杞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灌溉方面,通过修水渠、铺设管道、采用滴灌节水技术等方式,为枸杞树提供充分的水源保障,既满足了作物生长需求,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灌溉用水是昆仑山上的雪水,最早修了一条注水渠,离这里大约8公里,通过漫灌方式进行灌溉。后来在市农牧部门的帮助下,我们采用滴灌技术,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赵明辉说。
作为我省最早种植生产有机枸杞的企业,以及国内第一家取得有机枸杞认证的企业,该公司年产有机枸杞鲜果2000多吨,产品出口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
荒漠绿了,家乡美了,农民富了。曾经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如今变成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