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报讯(记者 谢拉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州各地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迅速启动部署、有力有序开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格尔木市确立“抓实三个环节、突出三类重点、纠治四类作风积弊”的总体思路,细化制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实行工作责任化、责任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三化”销号管理制度。突出抓好“三类”重点岗位人员学习教育,组织开展“沉浸式”旁听庭审,“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切实强化纪律意识。从自查、梳理、纳谏三个维度建立问题清单,按照制定一批整改措施、办理一批“四风”问题线索、完善一批制度机制、解决一批作风积弊问题“四个一批”方式集中推进问题整治,形成全链条作风建设工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德令哈市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教育,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通过读书班形式进行集中轮训,对27名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组织参加读书班进行学习研讨。对自查和群众反映发现的问题,建立详细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通报。
茫崖市细化学习研讨,通过干部自学、党组织集中学习、举办读书班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各级党组织聚焦巡视巡察、群众反映等重点内容,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客观查摆突出问题。针对查摆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找准症结出处,结合群众意愿,切实整改到位,敦促干部深入群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做好实事。
乌兰县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内涵。通过开门纳谏,面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老干部征求县委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归类纳入检视整改问题清单,制定完善整改措施。把学习教育同推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同省委巡视反馈整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结合起来,举一反三、深入查找,逐项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真正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作风变化。
都兰县将深化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采用“七学”模式作为主要载体。立足于作为生态特色农牧业大县的发展定位以及作为少数民族党员聚集的县情实际,将“马背宣讲”和“帐篷课堂”等特色载体融入工作清单,推动学习教育的全面覆盖。通过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信访反映、12345热线等渠道,深入挖掘文山会海、推诿扯皮等作风问题;不断深化“四下基层”实践活动运用,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广泛征集来自各行业领域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个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收集、多维度分析的民意汇聚格局。
天峻县通过举办读书班等形式,下好先手棋,推动学习教育稳步提速增效。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直面问题、全面查摆,开展“体检”,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深入检视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开门教育等举措,广泛征求意见,公布网络信箱,通过“随手拍”形式,主动接受监督,推动形成“群众监督+整改反馈”闭环机制。
大柴旦地区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通过集中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覆盖52个党组织、717名党员,形成“工委示范、党委跟进、支部深入”的学习格局。设置意见箱、网络信箱,召开社情民意座谈会,对标对表查摆问题,确保学习教育与群众关切紧密结合。制定“作战图”和时间表,明确4个方面24项任务,分级分类整治问题,强化专班指导员“一对多”联系机制,帮扶镇村、“两新”党组织,确保开门教育成果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