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彩萍 杨学超)4月9日,市实验小学“华夏艺萃轩”工作室揭牌。该工作室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体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教学教研及校园文化节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
“创建‘华夏艺萃轩’工作室主要源于两个‘看见’:第一,我们看见语文课堂是传承文化的主阵地,但仅凭课本上的文字解读远远不够。汉字的演变、诗词的韵律、古典文学中的家国情怀等,都需要通过多元的形式让孩子‘触摸’;第二,我们看见当下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停留在碎片式的‘知识记忆’,缺乏深层的情感共鸣。”该工作室成员肖倩倩介绍:“工作室以小学语文学科为纽带,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让传统文化从课本走向生活,从静态的文字变为可体验、可参与的‘活态文化’。”
肖倩倩表示,工作室将依托校园读书节等平台,紧紧围绕语文课文的相关知识,同步开展诗词朗诵比赛、寓言故事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传播”,逐渐成长为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播者。
据悉,未来三年,该工作室将从师生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文化育人的向心力。在教师培养方面,定期组织老师参加传统文化培训,邀请专家开展讲座,鼓励大家搞创新、做研究,提升教学水平,多出教学成果。在学生培养方面,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故事、儿歌、手工等方式,给他们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针对中年级的学生,开展书法、绘画、传统节日体验等活动,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高年级的学生,组织经典诵读、文化研究性学习,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每年举办校内传统文化大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将分阶段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第一年在工作室展厅设置展示区,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第二年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月活动;第三年把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让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