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程露 赵家淞 吴茂辉
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重申扩大开放承诺,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成为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众多与会嘉宾关注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议题。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各方正在加紧推进准备工作。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刘小明说,封关运作后,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世界各地的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与中国内地超大规模市场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目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已进入关键冲刺阶段,31个封关所需口岸设施硬件建设项目已全部建成,为货物、人员等要素的高效流动及监管搭建起坚实的物理基础。
“自由贸易区(港)的使命是打破壁垒,而非筑起高墙,是创造机遇,而非独占红利。”刘小明说,海南愿与其他自由贸易区(港)一道,加强交通、物流、信息、通讯、能源等关键领域互联互通。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不仅是货物、服务、资金、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试验田”,更是规则制度创新的前沿阵地。
中国拥有14多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作为重要的开放平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提供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
BI挪威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卡尔·费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很有可能吸引众多国际企业,不仅为中国服务,也为世界其他地区服务。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始全面实施。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实有外资企业9979户,其中77.3%的外资企业为2020年6月后成立。投资海南的国家和地区,由2018年的43个增加到目前的174个。
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称,中国决定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需要远见和领导力的勇敢之举。
潘基文说,在当今全球化发展逆风前行之际,自由贸易港脱颖而出,成为贸易和开放将进一步促进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例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近日发布中期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和3.0%,较去年12月的预测值分别下调0.2和0.3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下调原因包括国家间贸易壁垒增加,以及地缘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对投资和家庭支出造成压力。
自1978年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共同发展的新机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中国政府称,将继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显示,近九成受访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较2023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周小川表示,随着中国政府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的落地,相信海南将在世界大变局下为促进亚洲和全球合作作出更大更重要的贡献。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