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3月8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购要紧绷“三不”这根弦

陈文杰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网络购物应牢记“三个不”,即不轻信夸大宣传、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脱离平台交易。

网购有“三不”,不妨数一数。夸大宣传“最离谱”。“原价999,限时99”,不仅重新定义了“抹个零头”,也重新诠释了“扮猪吃老虎”——超低价实为平常价,通过虚构原价、夸大折扣来诱导消费。这点小伎俩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已涉嫌违反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明码标价和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消费者也不妨多留个心眼,购买前多比价、多核实,避免一时上头,事后觉得有蹊跷时,也不妨顺手截图、留存证据,后续维权也有理有据。

不明链接“最危险”。不明链接往往与电信诈骗深度绑定。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不会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然而,当这个链接是自称某平台、某商家的客服说“帮助你退款”时,可能就会有人信以为真。近期频发的“冒充客服退款”“快递丢失理赔”等电信诈骗案件正是利用这一手段。正如中消协提醒,所有售后问题都应通过平台官方渠道联系客服。且任何退款、赔付款都是原路返回支付账号,无需额外操作。消费者谨记这两点,就能抵御大部分电信诈骗的伎俩了。

脱离平台“最不妥”。如消费者被某些商家的“更低折扣”所吸引,直接脱离平台私下交易,结果很可能遭遇钱货两空。事实上,网购平台的存在就是为了监管交易资金,防止有人“过河拆桥”。因此,坚持平台内交易不仅是自我保护,也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

虽然网购陷阱花样繁多,但只要谨记“三不买”——夸大宣传的我不买,不明链接的我不买,脱离平台的我不买,自然无人能害。当然,“三不买”更多只是消费者的防御指南,要筑牢网购安全网,仍需要平台与监管者承担更多责任,如平台需加强审核,打击虚假宣传与售假行为;监管部门则应健全机制,从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强化日常监督等方面发力。唯有各方协同,方能让消费者安心“买买买”。来源:广州日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2版: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跑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融合接力赛
网购要紧绷“三不”这根弦
“投资于人”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