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经济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民营企业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进一步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营商环境,在当前尤为重要。
企业和政府是命运共同体。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就是服务大局、就是服务自己”的理念,把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实际成效中,努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廉洁、低成本的服务,当好企业家的坚强后盾。
做到“高度重视”。要牢固树立“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的理念,把解决企业反映问题作为改进作风、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的忠言良药,真正让企业家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关爱和尊重。做到“快速高效”。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问题搜集机制、快速解决机制、督导问责机制,确保企业反馈问题从优从快、高质高效解决到位,真正让企业专心、安心、舒心、顺心、放心地在格尔木投资兴业。
做到“周到细致”。坚持以“用户思维”改进政务服务,多站在企业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大力发扬情感上暖心、行动上贴心、措施上用心、付出上尽心、机制上顺心、关系上无私心的服务企业精神,真正做到“企业有需要、我们马上到,企业有期盼、我们马上办”。
做到“公平公正”。一个区域的法治化水平和干部的法治意识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条例、办法等,不断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以良法优化环境、保障善治,切实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
做到“降本增效”。要把企业家在格尔木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到最低,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搞创新,少费功夫跑审批、找领导。同时,实施重点企业“一企一策”、重点行业“一行一策”,加强电、煤、油、气等要素配置保障,加快“腾笼换鸟”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实现产业与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发展壮大。
做到“清而有为”。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真正把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努力营造支持创新、宽容失败,鼓励担当、服务企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辩证统一,才能让民营企业在新时代的经济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