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2月17日上午,一场备受瞩目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鼓舞人心,激发蓬勃活力。对于广大民营企业而言,在当下经济格局中,其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不能变,也不会变。”殷切的话语,温暖人心。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这为民营经济吃下了“定心丸”。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常态化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欠工作,保障新办企业“零费用”准入,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生动局面。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能够让民营企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乃至长成参天大树。这次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冲锋号。让企业心无旁骛、专注主业、聚力发展,落实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正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密码。把“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项重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民营经济这片森林必将更加枝繁叶茂、苍翠秀丽。
格尔木作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在“四地”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如今的格尔木是机遇叠加、利好连连,人心思上、人心思进,正成为新一轮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投资热土,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已成为全市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企业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前景越来越光明。广大企业家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州市委的工作要求上来,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爱拼才会赢的精气神,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敢闯敢试敢为的劲头,积极发现蕴藏的机遇,看到发展的潜力,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把自身发展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乘势而上,奋楫笃行,继续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