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马彩萍 杨学超
走进红柳村仁达合作社的粉条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和粉、漏粉、捞粉、洗粉、搭粉、上架。一排排粉条挂满车间,下垂如瀑,晶莹剔透,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格外晃眼。
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说:“部队支持的这些设备,帮助合作社延伸了产业链,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合作社里能挣到钱。”
据了解,去年,与红柳村共建帮扶的驻格某部为仁达合作社购进了粉条加工设备。有了这些设备,合作社把土豆打成粉,然后做成粉条。粉条加工厂建成以后,不仅促进了该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本村村民和周边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们红柳村的发展离不开驻格部队的大力支持。从2018年至今,部队每年都会为我们投入部分费用。截至目前,驻格部队为合作社建了两座温室大棚,还有田间课堂,又采购了一些设备,大大减轻了合作社的负担。”李国善说。
多年来,驻格军警部队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军队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驻地为故乡,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展现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据统计,在近四年时间里,广大驻格军警部队为我市投入帮扶资金300余万元,整修乡村道路100余公里,整治农田301亩;投入138万元修建生态温室大棚3座、农业科技教室1栋;投入44万元援建八一中学“少云道德讲堂”“少云广播室”;投入80余万元资助学生400人次,助力学生圆梦;为新华中学捐赠15万元、格尔木市特校资助2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素文告诉记者,多年来,驻格军警部队官兵积极参与我市乡村振兴、扶贫帮困、生态保护、抢险救灾、“平安格尔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及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主动美化第二故乡,开展“学雷锋日”“拥政爱民”等活动,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为地方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广大驻军警部队官兵还深入各共建单位开展义务清扫和维修、国防宣传300多次,义务造林3000余亩,为群众免费巡诊1500余次,免费发放各类药物价值30万余元,组织500名官兵义务献血 95700毫升。
爱国拥军强国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高原兵城这块军民鱼水情深的热土上,广大军民团结一致、勠力同心,汇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以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