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汤红红 宗布尔)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药品溯源码工作,进一步防范医保药品违规行为,保障群众用药质量和医保基金安全。目前全市已实现医保药品“码”上追溯,形成医保药品“事前震慑防范、事中及时提醒、事后快速处置”的全流程、常态化、高效能基金监管模式。
药品追溯码作为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可实现医保药品耗材“采购—入库—销售—医保支付”全过程追溯和全流程监管,全市72家定点医药机构已全部实现追溯码上传,累计采集追溯码数据38.16万条,药品追溯正式迈入“码时代”。
其间,我市召开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恳谈会,制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保数据上传标准的通知》,督促各定点医药机构严格落实药品追溯码信息“应扫尽扫”机制,严格执行《医保基金监督管理使用条例》《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医保基金使用信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强化开展追溯码采集应用宣传工作,事中及时提醒,督促规范结算。
定期通报各机构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应用进展情况及部分定点医药机构重复扫码结算、串换药品刷卡等违规问题,及时解决追溯码采集过程中反馈的困难问题,对扫码上传率低、工作开展不到位的定点医药机构予以曝光,并纳入重点监管范围,严格督促各定点医药机构对标找差,加快转型步伐,加强药品“进销存”三级台账管理,落实各类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规范医保结算。
将药品追溯码上传纳入医保协议管理和履约评价重要内容,深入分析药品追溯码违规医保结算问题线索,分级分类稽核处置情形及条款,确保问题处置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惩处到位。严格后台刷卡数据实时监控,对省州下发的317条重复扫码结算疑点数据、7.8万余元医保结算费用线索开展重点核查。截至目前,共追回药品追溯码违规医保结算费用4352.98元,暂停医保结算单位1家,约谈定点医药机构法人及负责人5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