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景桂珍 马俊杰 实习生 许培智
隆冬时节,在郭勒木德镇红柳村仁达合作社各温室大棚里,冬闲时节人不闲、冬荒之际地不荒的景象处处可见,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西红柿、打包韭菜。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善告诉记者,这些菜品要送往合作社市区的销售点进行销售。
谈起合作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变化及村民生活状况的改善,李国善显得十分自信:“现在已经不是十七年前了,曾经那个沙窝窝里的村庄早已变得绿意盎然,我们现在有旅游产业,有农产品加工设备,有先进的发展思路,只要勤劳肯干,相信我们村会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幸福。”
李国善深知发展特色集体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他积极探索创新,引进多种特色作物种植,并邀请农业专家开展培训,提升村民种植水平,推广绿色循环农业模式;鼓励合作社发展多种养殖,引导农户种植优质饲料作物,实现循环农业种养结合模式;与多个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带领村民参加展销会宣传推广,帮助打开农产品市场,拓宽销路,使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平日里,李国善主动学习掌握乡村振兴政策及相关知识,组织村民整治村庄环境,挖掘村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党支部及党员作用,带领红柳村成为了格尔木市乡村振兴的典范。他不断创新思路,以产业融合发展、以科技支撑发展、以党建引领发展,加强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牧业,让红柳村更加美丽宜居。
“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这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在李国善的带领下,红柳村积极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坚持村域治理和合作社壮大发展两手抓,积极探索“产村一体发展、支部引领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2024年12月,我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这既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一种激励。我将充分发扬劳模精神,带领父老乡亲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合作社规模,为本地市民提供更加健康美味的农产品。”李国善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发展向好,养殖场、大棚、农家院等解决了村里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加工的菜籽油、农家面、土豆粉等深受本地市民的喜爱。今年将继续做好产业深加工,带领村民挣上更多的钱,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近年来,李国善先后获得海西州农牧业十佳种养殖能手、郭勒木德镇优秀村干部等荣誉。作为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仁达合作社理事长,李国善每天都在为老百姓的增收致富谋出路、想点子,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带领红柳村在特色农牧业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