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月21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矿长杨修强的“井下八小时”

□ 柴达木日报记者 孙丹丹

通讯员 沈红卫

小年到,大年来。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海拔3500米的义马煤业集团青海义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大煤沟煤矿寒风刺骨,滴水成冰。这天,安全矿长杨修强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井下跟班工作,记者记录下他的“井下八小时”。

清晨7:30,佩戴好自救器、矿灯等防护装备,乘坐被矿工们称作“猴车”的装置,抵达井下F111070综采工作面上巷。这里是矿井生产的核心区域,也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杨修强与零点班跟班矿长细致交接后,向工作面深处走去。

穿过气动风门,来到无极绳绞车房。杨修强俯身仔细察看绞车的运行状态,一边认真翻阅交接班记录,一边叮嘱当班司机,每一勾都要仔细检查、确认,听清信号,才能开车。

“咱们矿为了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把防爆水棚升级为自动隔爆装置,每隔200米就有一组。”行进中,杨修强指着顶板上安装的白色装置,向记者介绍道,“这种装置反应灵敏,启动也快,能有效减缓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给安全生产又加了一道保险。”

来到工作面机尾,开拓队职工正忙着巷道落底作业。杨修强停下脚步,叮嘱道:“要按照标准化要求施工。抬棚支护时,单体支柱必须打成一条线,扎脚适宜、应山有力,防倒绳、三向阀、操作手柄的高度必须一致……”

这时,一阵轻微的“咝咝”声引起杨修强的警觉。他循声而去,发现第115架操作阀组一根高压管发生轻微泄液,立即通过工作面安装的载波电话通知维修工过来处理。

不一会儿,维修工就赶到现场,熟练地关停阀门、拔掉U型卡、更换密封、供液测试……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两分钟后,“咝咝”声没有了,隐患被迅速排除。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也是咱们职工最大的福利!”杨修强转身对正在工作面巡视的跟班队长孙崇磊说:“生产再忙,安全不忘。快过年了,要扎扎实实把安全措施落实到现场、落实到每个岗位,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从工作面到回风巷,从设备检查到人员管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杨修强始终穿梭在安全生产一线,边走边看,边问边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井下八小时”的坚守,诠释了对安全的执着与责任。大煤沟煤矿干部职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筑牢安全防线,守住安全底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坚实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2版:
“四有”活动践初心 暖心为民解难题
海西国投所属柴达木 国际大酒店斩获两项荣誉
简 讯
天峻藏羊牦牛美食在宁波受宠
安全矿长杨修强的“井下八小时”
破解小微融资难 共建机制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