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月3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斌:“驻”进百姓心坎里的“第一书记”

马斌了解水厂运营情况。记者 谭丽 摄

□ 记者 谭丽 张丹丹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无数干部扎根基层,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领头雁”,郭勒木德镇小岛村驻村第一书记马斌就是其中之一。自派驻以来,他以村为家,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驻村四年来,他先后获得“州级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西城区优秀共产党员”“郭勒木德镇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产业发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初到小岛村时,马斌面临着诸多挑战。村庄产业发展滞后、村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些现实问题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一番成绩,让村子旧貌换新颜,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马斌目光坚定地说道。

为了尽快摸清村情民意,他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深入每一户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以及对村庄发展的想法和期望。

“因为村里的工作跟我以前的工作完全不一样。刚来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就得现学现问。驻村工作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不光要了解老百姓的实际情况,更要想办法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

“ 有一次,我发现小岛村的水资源不错,然后就自己出资做了水质检测,结果检测出水质相当好。”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马斌深知这一点,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坚定的执行力,成功实施了天然饮用桶装水项目,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叮咚水厂项目的前期筹划、建设,还有手续等方面都是由咱们驻村第一书记马斌亲力亲为。水厂建好之后,工人全部是我们村里的人。”叮咚桶装矿泉水负责人黄浩告诉记者,水厂建成后不但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真情帮扶 让村民生活好起来

一次入户走访中,马斌了解到小岛村六社村民马进德家庭困难。马进德一家有6口人,妻子无固定工作,仅靠马进德打零工维持生计。2023年,马进德被确诊为胃窦恶性肿瘤,高额的医疗费用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情况后,马斌主动帮助申请,让马进德全家纳入农村低保,并解决了一家人的居住和夫妻俩的就业问题。在马斌的关心和帮助下,马进德一家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他不但自掏腰包帮助我的小孩上学,还联系爱心企业帮扶我。要不是马书记的持续帮助,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马进德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定期为脱贫户购买治疗药物;为村民捐款做手术;多次联系联点帮扶单位出资帮助脱贫户修缮降级房屋;参加各种公益类活动……在马斌看来,助人为乐、扶贫济困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 “村子发展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村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驻村四年来,我摸清了村里的情况,说到哪个人,我的脑海中就能立马想起来这个人是什么情况,他有什么困难。”马斌说。

加强组织建设 让基层堡垒强起来

一个坚强有力的班子,是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马斌明白只有让村党支部这个“主心骨”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才能带领全村群众一起发展致富。

刚到小岛村时,马斌第一时间入户走访,开展入户摸底,全面了解村“两委”班子、党员队伍等情况,积极与村“两委”开展谈心谈话,掌握村“两委”的想法,通过主题党日、党课等活动,带领支部成员和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两委”班子综合素质,提升村居治理能力。如今,在马斌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小岛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四年多来,马斌俯下身子,干在实处,用一颗干事创业的“奋进心”,“驻村”更“驻心”,带领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用实际行动描绘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

“这几年的驻村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看到村子一天天有了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对于接下来的驻村工作,马斌充满信心,“我将继续不忘初心,和乡亲们一起努力,朝着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目标向前迈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2版:
马斌:“驻”进百姓心坎里的“第一书记”
华润燃气冬季保供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