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日报讯(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张晓兰)都兰县立足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大县的发展定位,以增产、提质、培优为抓手,推动全县青稞产业高效发展,青稞现已成为全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占粮食作物比重最高、品质较优的特色产业。2024年种植青稞12.88万亩,产量3.5万吨,依托青稞产业实现产值7700余万元,青稞原种及青稞产品主要销往西藏、四川、果洛、玉树等地区。
聚焦青稞种植、加工等关键环节,整合全县青稞种植资源,建成都兰(省级)现代藜麦青稞产业园,配套青稞分选、包装生产线、精深加工车间及配套设施设备,青稞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以青稞为重点,划定种子生产核心区,建设0.54万亩育繁种基地和0.18万亩高品质青稞生产基地,在巴隆乡实施青稞制种基地项目,青稞良种35.2万公斤,种子商品化率达到30%以上,良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技术集成示范持续加大,产业体系加速完善。
充分挖掘高原生态、绿色有机的价值功能,建设青稞良(原)种繁育及绿色生产基地0.18万亩,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项目,推广绿色种养循环、轮作休耕、绿色防控等技术;建立优质青稞种子繁育基地和标准化青稞生产基地,完善绿色有机青稞生产标准,2024年实施青稞种植单产提升试点项目,对500亩青稞投入使用麦类青稞专用肥进行试种,有效提高青稞品质和单产;全县种子工程建设面积达0.54万亩,青稞良种繁育以柴青一号、昆仑十五号为主,全县粮食产量从2023年的5.6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6.8万吨,较上年增加1.2万吨。
以产业化协同发展为目标,重点加强青稞良种繁育、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设,引导有机标准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产业环节紧密结合,注重开发高寒绿色青稞附加值,加大青稞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力度,重点打造推广县域青稞农副产品,做优做精青稞米、青稞面等产品,促进青稞加工就地就近转化增值;探索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