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列车信号安全的守护者

阿生军正在给施工小组讲解设备原理。通讯员 赵辉 摄

本报讯(记者 王秀琴 通讯员 赵辉)“6号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有1.5毫米缝隙,没有达到标准要求,需要稍微调整一下。”10月6日上午,在格库线英雄岭站内,格尔木南站信号车间技术员阿生军对青工张春东叮嘱道。

阿生军2010年参加工作,工作伊始,为了掌握信号设备相关知识,他跟着师傅刻苦钻研,实训场、工区学习室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十年间,在信号设备测试、维护、故障处置方面,阿生军已成长为青工心中的“大咖”。车间职工对他的评价是——“阿师傅已经懂很多技能了,但感觉他对知识还是很‘贪’,很执着。”

2021年,格尔木南驼峰场建成,针对新设备、新环境,他带领职工一项一项测试,一点一点调整,几乎每个“天窗”里都能看到他专注维护驼峰信号设备的身影。一个月下来,驼峰场的每台信号设备都从他手里过了一遍,共计检查信号设备300台,排查出安全隐患20余件。

“有一次,驼峰场快速道岔机车上峰掉出现故障,他连续两个昼夜坚守在驼峰工区,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他的这种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青工杨钊回忆道。

随着铁路信号行业的发展,阿生军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摸索创新,每当遇到频繁发生的故障,他都会通过草图的方式设计新的结构或新的电路,以彻底解决问题。2022年,他带领车间技术团队攻克了自动化驼峰场因高原环境影响导致的轨道电路易出现红光带的难题,并荣获全路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的称号。今年,他再次带领团队设计课题,获得集团公司优秀荣誉。

“刚入路时,我也是跟大家一样,对铁路信号设备的认知只是皮毛,跟着师傅一点点的用心学,再到后来自己摸索练习,很快我就掌握的越来越多了,熟练之后便想着怎么解决一些困扰大家的难题。”阿生军说道。

今年3月,阿生军主动请缨,担负起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格南站上、下行场改造的任务,为了打好这场“硬仗”,每天早上6点,他便带领青工讨论施工细节问题;晚上8点召开分析会,总结当天的不足,每天至少步行巡检3公里。阿生军有个习惯,胸前的小口袋总是装着一个满是油污的小本子,上面记录着施工经验和安全隐患,而这样的小本子堆满了他的小书架。施工的170天里,他共计盯控新增58组道岔、60余架信号机、60余个轨道区段、模拟实验383条进路。

十四年来,阿生军扎根高原、默默奉献。他坚信,只要努力,梦想之花一定会在雪域高原绽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列车信号安全的守护者
浓浓医患情 暖暖感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