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让拉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出要把“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作为大党必须解决的六个难题之一,强调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指出,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做到为干事者撑腰、为成事者鼓劲,营造竞相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组织部门应以实际行动培养信仰坚定、实干担当、一身正气的干部,激励广大年轻干部“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勇”字先行。
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衡量干部作风能力的标准千条万条,政治标准始终是第一条。组织部门应不断深化对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的认识,严把政治关,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始终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重通过干部一贯的表现考察其政治素质,提拔重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把选好人、用对人作为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坚持“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工作业绩全方面考察干部责任落实情况,真正把那些政治过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发现出来、重用起来,着力推动形成干部把自己摆进工作、把责任摆进心里的良好氛围,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没市场、靠边站。
组织部门应牢记自身职责使命,坚持严管就是最大的厚爱,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容的大胆容,该纠的及时纠,坚决不让敢于担当、敢作敢为的干部受委屈、背“包袱”。推动见人见事见思想见作风具体化,常态化管理好干部、监督好干部,紧盯关键人、关键时、关键事,持续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坚持不懈整治不正之风,始终构筑干部工作“硬支撑”。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