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7月31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精准发力提升劳动仲裁质效

本报讯(记者 汤红红)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仲裁部门聚焦提质增效的目标,在深化宣传、加大创新、完善制度“三个重点”精准发力,以“预防在先、化解在早”的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提升调解仲裁水平。截至目前,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38件,仲裁案件结案率达92%,调解成功率达73%,完成州定年度调解成功率达60%目标任务。

创新“点线面结合”劳动争议调解模式,多部门共同协作为调解工作“增色添彩”。建强基层调解支撑“点”,确立“1+N”劳动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建立总工会、街道办基层调解组织6家,商会调解组织1家。研究制定《格尔木市劳动人事争议兼职仲裁员管理办法》,确定专(兼)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51名。延伸调解仲裁链接“线”,突破以往单一受理,仲裁、诉讼流程长的弊端,实施《格尔木市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调解诉讼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实现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劳动仲裁、起诉立案、诉讼裁判、强制执行“一条线”全流程处置。截至目前,多部门联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1件,涉案金额46.2万余元。拓宽调解受理覆盖“面”,持续推广“互联网+人社”服务,建立“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6家,调解工作站16家,劳动者通过“人社通”APP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以街道、乡镇规划划分调解力量,实现基层调解网格“面”管理,更好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受理平台调解案件18件,涉及人数18人,结案金额6.4万余元。

锚定劳动仲裁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守稳调解仲裁事业“压舱石”。一是完善受理工作机制。从落实首问负责制、案件一窗受理、严控办案时限三个方面,理清劳动仲裁受理办理程序,减少当事人维权成本。二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坚持案件回访制度,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征询劳资双方对仲裁调解案件办理的意见和建议,强化劳动争议案件监督,提高纠纷调处质量。三是落实工资速裁机制。成立农民工工资速裁庭,实现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在遵循合法、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坚持优先调解、柔性化解纠纷。截至目前,办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共20件,结案金额17.2万余元。

常态化利用劳动用工巡查、社保医保检查、劳资纠纷调处等工作契机,通过公开咨询电话、政策宣讲、以案释法的方式,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帮助用人单位了解劳资纠纷预防知识,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将劳动法规宣传与促进就业工作紧密结合,以“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培训为宣传载体,向劳动者分发宣传手册折页,设立就业现场咨询台,向用人单位阐明劳动用工的责任和义务,解答求职者疑问和困惑,提高劳资双方矛盾纠纷预防能力,从源头筑牢矛盾纠纷防范“隔离带”。截至目前,已入企检查宣讲308家(次),覆盖了5000余名劳动者。咨询台已经入驻招聘会12期,累计提供2000余人次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2版:
青海制定实施方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精准发力提升劳动仲裁质效
图片新闻
我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稳居全国前列
拆除废旧广告牌 排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