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达木日报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龙智
乌兰县茶卡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为手段,鼓励引导乡村致富能手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涌现出一批“本土人才”,茶卡村村民曹彦虎是人才队伍当中的“领头羊”。
曹彦虎是土生土长的茶卡人,初中毕业就到外地打工,十多年的创业打拼,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更让他品尝到了酸甜苦辣。随他一起返乡的,不仅仅是那些创业走过的艰辛路程,还有不断拓宽的视野和创业致富的思路。
回到家乡,曹彦虎看准了茶卡发展迅猛的旅游业,准备着手将住房改成民宿,但在创业初期遇到了资金问题,看着村里有农户外出打工农田闲置,他就把其他农户的土地承包下来进行规模化种植,攒够一定的积蓄后,投资73万余元,将自己与哥哥的住房装潢成民宿,于2015年4月份正式营业。独具特色的民宿、地道的特色菜、实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广大的游客,家庭收入不断提升,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曹彦虎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升综合素养。曹彦虎常说知识就是财富,要创业,就要不断扩大知识储备,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作为全县劳动模范、致富带头人,曹彦虎带领有意愿建设家乡的年轻人施展才华。2019年他到浙江莫干山参观学习民宿经营,详细学习了风情墙绘、家具设计、服务理念,研究设计民宿装修细节,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民宿。“他家的民宿装修得非常有特色,我们装修之前都来他这参观学习,老曹还会根据我们自己的风格帮忙设计,对我们帮助非常大。”一位去年新开了民宿的村民表示。
经过几年的民宿经营,曹彦虎在茶卡村村集体会议上说:“现在我们村家家都开起了民宿,旅游旺季村里到处都是游客,白天到盐湖游玩,晚上咱们就想办法让他们在茶卡村游玩,我提议在村委会门口的广场上搞一个夜市,把盐雕、盐敷袋、茶卡羊肉、西北特色美食推广给游客,也为茶卡打打广告!”村民们一呼百应,都愿意跟着这个有想法的年轻人试一试。从规划摊位到搭建棚屋,从购买食材到现场制作,村民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开启了“副业模式”,曾经的“过境游”变成了如今的“过夜游”,夜市变成了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打卡地。夜市自试运营以来,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万元,解决务工就业60余人,预计带动就业群众年总增收30余万元。
茶卡村民宿产业通过展现青海特色“新业态”迎来乡村旅游的“春天”,在树立本土民宿品牌的同时,带动引领周边产业共同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