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莎莎 杨晓波
微风拂面,喜润心田。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牢记嘱托、不负期许,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使思政活动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努力构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考察,并要求,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研究室主任荣增前说:“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我备受鼓舞。市教育系统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希望编进校本课程,进课堂、进头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我们将开拓创新,以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本,培育有中国心、民族魂的新时代好少年。”
2016年8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这些年,长江源村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担负起守护“中华水塔”的使命,奋力谱写长江源村乡村振兴新篇章。
再次来到青海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高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亮说:“作为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青海后,我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我们将带领长江源村的生态管护员,持续扛牢长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继续发展长江源村特色产业,让长江源村老百姓的幸福日子长长久久。”
近几年,我市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统筹全要素资源,定向推进建链延链补链,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驱动、“四地”引领,新动能加快汇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效集聚资源要素,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市工信局副局长史国泰说:“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协调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合理开发盐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艺技术,推进‘盐湖+新能源’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构建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盐湖绿色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盐湖资源优势,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贡献更大力量。”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