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日报讯 (记者 马春香 通讯员 杨榕) 近年来,都兰县始终将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抓手,积极探索“摸底数、建机制、强监管、促增收”“四步工作法”,确保项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持续发挥效益。
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信息系统为依据,结合县级自上而下、村级自下而上双向摸排方式,对各级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重点关注资金来源、资金投向、资产属性、资产权属、管护运营等方面。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效益明显、管理到位的扶贫资产后续管理良好局面。
主动衔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实施、谁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制管理,针对扶贫资产台账建立、经营、收益分配、日常监管、后续管护等重点工作,形成一套扶贫资产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确保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有章可循。
依托“领导小组+政府+乡镇(部门)+村+农户”五级管理模式,全面夯实责任链条,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对经营性资产,确定运营主体、经营方式和期限,明确运营各方权利义务,做好风险防控。对到户类资产,由农户自行管理,驻村工作队会同村级组织加强指导和帮扶,全面实现经营类资产有收益、公益类资产不闲置、到户类资产有监管的好局势。
打造“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特色产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带动脱贫农户发展产业,引导支持经营主体与脱贫农户通过订单收购、托养托管、产品代销等多种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更大效益。支持经营主体拓宽就业渠道,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脱贫劳动力工资性收入。支持农户以自有资产入股经营主体,鼓励他们通过流转、租赁等方式获取收益,从而增加农户的财产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