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6月19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戈壁滩上“钢花璀璨”

升降打磨电机正在作业

号位操作手放打磨小车

□ 文/图 记者 王秀琴 通讯员 路龙

早晨7时,随着“天窗”命令的下达,位于柴达木腹地格库铁路线小灶火火车站,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工务机械段的钢轨“塑型师”们早已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起来。随着打磨车的响起,一天的工作步入“正轨”。

格库铁路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西北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大漠新丝路”。每天穿梭在这条线路上的列车多达十多对。重载货物列车在高速度下对钢轨的冲击力很大,频繁的轮轨摩擦很容易在钢轨表面形成一系列病害,如金属碎裂、肥边、毛刺等,不处理容易出现核伤,严重危害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钢轨线路打磨列车,一个“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庞然大物,它由五节车体组成,全长114米,共装有96个电机打磨砂轮,打磨车作业时速达16千米/时,作业精度可达0.1毫米。通过打磨作业,可有效消除钢轨线路上的轨波浪磨耗和表面疲劳裂纹,同时修复钢轨廓形,修正轮轨关系,提高列车运行的平顺性。

随着一声嘹亮的火车汽笛声响起,打磨列车开出了小灶火车站。列车犹如长龙般缓慢驶向远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到达了今天的作业地点。施工负责人黄得飞下达了作业命令,各号位纷纷忙碌起来,摘钩、落打磨小车、输入作业参数……各项动作连贯有序、一气呵成。

“一号位有!转速1600转!左右钢轨磨头已激活!”一时间,发动机轰鸣,火花迸溅,打磨车变身为一条“火龙”,在钢轨上匀速前行。钢轨打磨车驾驶室内,3号位于明珠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操作屏上各个仪表的状态,这些仪表实时反映着打磨设备的运转情况。他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作业参数,确保钢轨“美容”恰到好处。

为了确保打磨质量,施工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在每日施工前都会对线路状态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廓形仪对钢轨进行测量,认真分析记录钢轨廓形、切削量、磨面宽度等技术指标,制定出合适的作业参数。每天施工前都要组织人员召开班前技术交底会议,对施工区段的钢轨状态、曲线半径等要素进行技术交底,科学制定行车组织方案和施工安全方案。“打磨钢轨要恰到好处,浅了除不了病根,打得太深又会影响钢轨寿命,所以要‘量体裁衣’。这是个精细活儿,我们争取做到打磨一个区段、验收一个区段。”工长陶臻介绍道。

经过三个多小时,当日的“天窗”结束。此次共打磨线路4遍、6公里。经过打磨作业,线路上的光带焕然一新。看着钢轨得到修复,大家脸上泛起了微笑。线路正点开通,静待首趟列车安全通过。

然而,钢轨“塑型师”们的工作还未结束。他们要对列车进行保养、吹尘,确保下一趟施工任务能够顺利进行。在正午的烈日下,钢轨“塑型师”们投入了新一轮的忙碌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戈壁滩上“钢花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