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6月3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真诚消解人们对预制菜的疑虑

新华网记者 乌梦达 吉宁

酸菜鱼、毛血旺、土豆牛腩……一些工序繁琐的美味佳肴,餐饮店能在极短时间端到食客面前。究竟是现炒现制,还是预制菜?消费者有疑虑,而一些商家却总是讳莫如深。

近日,有企业给出了正面回应。快餐品牌老乡鸡在网络上发布公开信,就菜品是否为预制菜公开回应,表示现做菜占七成以上,还公布了餐厅供应商明细、追溯档案、菜品制作流程等信息。此举不但没有引起消费者抵触,反而圈粉很多。预制菜知情权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热议话题。

预制菜发展迅速,但一直争议不断。知情权就是争议焦点之一。

“外卖、堂食中使用了预制菜却没有告知顾客”,是被广泛投诉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曾为此点名批评,指出这种做法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些消费者排斥预制菜,排斥的也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吃预制菜。

一些餐饮企业面对“你家菜品是预制菜吗”的提问,回答闪烁其词,增加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不信任。更让消费者无法接受的是,一些餐厅明明卖的是成本较低的预制菜,简单加热后却卖出了现炒菜的价格,让人有种“花了手擀面的钱却吃上方便面”的感觉。

商家遮遮掩掩,消费者吃得不明不白,这样的预制菜就算上了桌,也难以让人心安。

预制菜行业目前发展迅速,并且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预制菜写入其中,明确“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一些高质量预制菜的食品安全标准不低,并不是“低质菜”。

让预制菜变“隐秘菜”为“明白菜”。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应将实情明明白白告知消费者。用真诚换取信任,以透明回应预制菜焦虑。

省钱、省时间的同时,能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安心,预制菜才会有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向“绿”奋发 向“新”奋进
美国兜售“中国产能过剩论” 盟友并不买账
用真诚消解人们对预制菜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