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记者 管晓静 张丹丹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每一次生死救援,每一次逆行而上,每一次悉心照顾……只要有“白衣天使”的身影,人们心里便多了几分温暖和安心。寒来暑往,他们不分日夜地守护在患者身旁,凝仁爱之心,聚守护之力,促人类健康。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记者采访了三位来自市人民医院不同科室、奋战在一线的护士。
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记者看到主管护士李秀花正在认真录入患者医嘱,这是她每天早上上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急诊科工作已经十几年,她已经非常熟练每个工作环节,但是她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她深知抢救生命是神圣的职责,容不得半点马虎。李秀花说:“在急诊科,我们护士是第一个接触病人的,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负责,及时把病人情况准确地让医生知道,协助医生做好前期诊断。我们手机24小时要开机,有危重病人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到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分工,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医生下完医嘱,按照医嘱护理病人,每个护士都要清楚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根据医嘱协助医生治疗,每天工作量也比较大。”
繁忙而重复的工作让急诊科的护士们经常加班加点,她们日复一日奔赴在辅助医生抢救患者、治疗患者的工作中,李秀花和她的同事们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以过硬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服务。李秀花说:“我们的护士对患者入院流程都非常熟悉,比方说手术病人来了,医生不用说,我们就把术前准备给做好了。我们都是临床中积累经验,因为我们急诊遇到的患者比较复杂,当临床上遇到不同突发病情时,需要特别谨慎,总结治疗经验,下次再遇到就可以更好地处理。我们一直都是边工作、边学习。”
ICU病房里,治疗、护理、康复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而医生和护士守护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护士张连芳在采访中说:“我是ICU的一名护士,上班已经有4年了。在ICU工作责任大、强度大、压力也比较大,这里的患者基本上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症患者。他们生活护理基本都是由护士来完成的,所以每两个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有时候患者比如说解大便了,都需要我们护士去完成。 因为我们 ICU基本都是危重病人,整个病情的变化也是比较危急的,护士就是医生的眼睛,每次上班的时候都要打起十万分的精神,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提前把护理工作做好,患者需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监护,避免不测情况的发生。”
在儿科的病房,刚出生的小婴儿舒适地躺在保温箱里。因为免疫力较低,他们需要在接近无菌的环境中恢复健康,家长不能陪护在身边,护士们便成了他们的“临时妈妈”。儿科护士刘慧说:“我们儿科护士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细心,因为小孩跟大人不一样,尤其是在治疗、扎针的时候,孩子会哭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小孩哭闹了,就带有情绪,而是要更好地安抚婴儿。我们还要提高扎针和抽血的技术,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治疗。有的家属来了以后,因为孩子生病也是有情绪的,当然我们也要体谅他们,耐心地和他们沟通,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同时给他们一些健康教育指导,减少家长的焦虑。”
在儿科工作了9年的护士刘慧,在工作中不断精进,用爱心、耐心呵护着一个个小生命的健康。她说:“刚来的时候确实是对儿科有一些恐惧吧,我当时也没有结婚,所以对小孩哭闹束手无策。在工作了9年以后,也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对小孩哭闹或者是一些特殊需求都能掌握。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些育儿宣教。我觉得最大的进步就是扎针抽血的技能提高了,我们儿科的护士扎针抽血在全院来说是最棒的。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治疗护理,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动力。”
从三位护士的采访中,我们感受到了她们对生命的敬重,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们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带给患者暖意和希望,用爱点亮生命之光,用双手托起无数家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