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柴达木日报记者
李淑娟 扎西措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犹如一声春雷,催动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画卷在柴达木大地上次第展开。自全州千名干部下乡开展“一学三促”活动以来,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希望村采取多种宣讲形式,将一号文件精神和各项惠民政策等党的好声音和好政策传递到每家每户每个人,并在入户宣讲中进一步了解村情民意,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发展。
3月7日,春光和煦,走进柯鲁柯镇希望村,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连接村中的每一户,干净整洁的巷道,错落有致的屋舍显示出新农村的新气象。
为了把一号文件讲清楚说明白,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善和第一书记龙格加布第一时间组织“三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学习、研讨,领会文件精神;主动给自己“加练”,将一条条符合村级发展的政策转化成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
党员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要想把一号文件给群众讲清楚,首先要让党员们把政策吃透,于是,三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学习完后,刘文善和龙格加布立马对村里的党员进行了宣讲。
“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第二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二十一个一号文件。有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宣讲现场气氛热烈,交流互动充分,通过话家常的方式,进一步密切了关系,凝聚起了全镇党员谋发展促振兴的向心力。
龙格加布说:“作为驻村干部,将积极承担起宣讲一号文件的任务,动员村民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子,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随后,热烈的学习交流场景又出现在村民何孝林家,村民们围在刘文善和龙格加布身边认真聆听惠农政策,龙格加布一边翻开这几天自己学习并记录下来的笔记,一边为希望村的村民宣讲一号文件中的“干货”。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就盼着工作队把新一年的好政策讲给大伙听。今天听了一号文件的宣讲,对文件中‘三农’基本情况感触很深,对乡村发展更有盼头了,信心更强了,干劲更足了。我将种好自家粮田,确保收入稳定。”村民盛彩玲说。
刘文善说,自千名干部下乡开展“一学三促”活动以来,希望村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春耕生产实际,将“学习课堂”搬到了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党员干部们也充分发扬了“钉钉子”的精神,深入群众中,讲政策、拉家常,帮助农牧民“开路子”“找法子”“想点子”。
近年来,希望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了一家以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制衣厂——德令哈柯农人曼彩服装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生产校服、各类工服、床单被套、窗帘等为主,是高效、务实、稳健和创新的村集体经济支柱产业,目前该公司主要面向海西地区进行学生校服及工厂劳保服的制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让村民鼓了腰包,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我们将用好宝贵时间,走村入户,做到让每一户村民了解一号文件精神,了解惠民政策,更好地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让一号文件的春风吹遍希望村。并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把乡村规划摆在首位,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更富裕、农民更幸福、乡村更美丽。”刘文善说。
伴随着万物复苏的浪潮,一号文件的强农惠农政策如春日里的阳光,照进希望村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农民吃下“定心丸”,让全面振兴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