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3月4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土陶不“土” 非遗生辉

陈各辉向记者介绍其烧制的土陶制品。

新华社记者 柳王敏 摄

宁远县天堂镇高源村陈各辉作坊烧制的土陶制品。

受访者供图

尚未正式开工,陈各辉就收到多个订单。“主要是土陶茶叶罐和花瓶,要求个性化制作。要忙活起来了。”他说。

陈各辉的土陶作坊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天堂镇高源村,当地陶瓷烧制历史悠久。去年底,“陶瓷烧制技艺(永州土陶烧制技艺)”入选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陈各辉今年41岁,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烧制土陶,见证过高源土陶的辉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水缸、腌菜坛等需求日益减少,加上当地交通运输不便,高源村大部分土陶作坊纷纷关门,陈各辉父亲经营的作坊只能勉强支撑。

“虽然很难继续做下去了,但手艺不能丢。”2009年,在外工作多年的陈各辉回到村里,琢磨着如何让高源土陶“活起来”。

依靠在外闯荡的见识,陈各辉意识到,传统土陶制品品种、色彩单一,难以跟上时代步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陶制品价值,陈各辉选择在交通便利处建新窑,同时外出求教、学艺,实现土陶制品转型和艺术化改造。

记者在陈各辉的手工作坊看到,其土陶制品从园林花瓶到艺术摆件形态各异,上面绘有花鸟、山水、人物等,贴合泥土的自然本色,呈现出素雅、古朴又不失时尚的美感。

“品种更多元,色彩更丰富,订单和销量逐渐上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去年销售额90万元左右。”陈各辉说,接下来还要打造好非遗传承研学基地,让更多学生和艺术爱好者在此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宁远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传承创新,打造地方文化品牌,通过常态化开展非遗进乡村、进校园、进景区等活动,提升非遗知名度,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展示交流平台。目前,已在部分乡镇建立了土陶、木雕、拓印等研学基地,传统技艺保护利用得到加强。(记者 柳王敏)来源: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2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8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中国小将杨思琪创历史“冲进”巴黎奥运会
沙滩排球 U19世锦赛 将在陕西商洛举办
湖南:土陶不“土” 非遗生辉
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中国队再揽四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