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莎莎 杨晓波) 3月1日,市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州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今年重点任务。
州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 组长赵冬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 组长冉清主持会议。
赵冬指出,过去一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州工作要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兜牢,长江源村、新华村等一批试点村建设成效显现,特色支柱产业项目多点开花,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举措深入落实。
赵冬强调,抓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委工作要求上来,以更高站位把握工作方向,落实落细“三农”工作各项政策措施,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有力行动,将“三农”领域各项工作按照“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构架进行细化分解,集中力量解决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扎实推动农牧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赵冬要求,要以更实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三农”力量,着力在“五个振兴”上下功夫,精深推进枸杞产业发展,建好主战场,打好质量牌,提升附加值,拓宽销售网,全力打造枸杞特色产业集群。要全面夯实种养业基础,做优做强藜麦、藏羊、牦牛、蒙古羊等优势特色产业,扩大培育生猪、食用菌、西瓜、饲草、冷水鱼等产业。要持续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发挥“工业反哺农业”的特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城融合、农旅融合、工农互补。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合理布局村庄发展规划,探索体现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打造格尔木乡村建设样板。要持续深化乡村治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有效净化农村牧区社会治安环境。
赵冬强调,要以更严要求加强党的领导,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全力保障综合投入,持续强化跟踪问效,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咬定目标不放松、埋头苦干不懈怠,奋力书写全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冉清要求,要深刻把握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领会“五大振兴”具体内涵,从“千万工程”经验中汲取智慧和方法,严格按照省州市委工作安排,站在打造全省副中心城市的角度,分析研判全市“三农”工作的问题短板、发展思路和目标方向,扎实推进保障粮食和耕地安全、防返贫预警监测帮扶、农牧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治理等重点工作,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贡献力量。
会议还安排部署了全市百名干部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