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讯 (记者 刘法营) 2月2日,记者自海西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获悉,2023年度,海西州在经济恢复发展之年,着力补短板、扬优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呈现“形有波动、势仍向好”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28.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9%,保持地区经济平稳运行。
海西州把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为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核心要义,多点发力、精准施策,千方百计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居全省首位,助企暖企解决问题535个,办结率98%;扎实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124.4亿元,增长25.8%,占全省的38%,培育入规企业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7.7%。通过大力开展消费恢复提振行动,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9.8%、24.7%、26.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6%,居全省首位。地区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在服务全省大局中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依靠改革开放激发活力,海西州发展后劲得到持续增强。深化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公共服务网办率提升到96.6%,营商便利度更加完善,市场主体增长3.94%。对外开放日益深化,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18列,占全省的76.6%,完成进出口总值4.94亿元。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认定科技型企业2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成功验收,冷湖基地新建天文望远镜8台,“墨子”开启巡天观测。项目建设有力推进,183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9.8亿元,超出省定任务28.4亿元。招商引资再传佳音,各类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5.7亿元……为海西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空间。
兜牢底线增福祉,民生保障更加殷实。82.9%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十大类27项民生实事高标准兑现。城镇新增就业、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8.64%、103.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海西州社会发展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