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前,面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特点新问题新矛盾,应持续创新基层治理理念、方法、载体,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焕发生机,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推动党委、政府、市场、社会、个体协力共建、多元共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地方立法和乡规民约,实现硬法软法的协同治理。发挥好党员干部在推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到基层,调查研究走基层,宣传政策进基层。发扬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当好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讲解员”、交通安全“宣传员”、便民利民“服务员”,不断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
坚持群众本色,汇聚共治共享合力。构建基层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健全基层调解组织网络,整合各级、各部门调解力量,注重从基层培养一批调解专家,在“矛盾窝”里摔打磨炼,锤炼出“一叶知秋”的洞察力、“百折不挠”的耐力、“如沐春风”的亲和力,成为矛盾化解的行家里手。化解矛盾要注重从源头处寻根,分类制定各类矛盾的处置应急方案,做到能在今天化解的绝不过夜、能在基层解决的绝不矛盾上交、能在苗头性化解的决不让问题变复杂。党员干部应把群众的事当家事,用真心、动真情、使真劲,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维护好群众利益。
坚持守正创新,注入历久弥新动能。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应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总结提炼群众共性需求,分析社会发展与群众生活的新症结,找准基层治理的切入点、着力点,及时回应群众期盼。在信息化、智能化支撑驱动下,为民、法治、党建、文化是“枫桥经验”始终不变的底色,要主动为“枫桥经验”插上科技翅膀,注入大数据动力,以“互联网+治理”模式,让数字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用好数字化信息手段,推出“指尖申诉”“一键办理”等模式,让群众少跑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