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月6日 星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题+破题+解题”答出“惠民卷”

□ 柴达木日报记者 田格斯

通讯员 茫宣

干部迈开步子听民声、面向群众传党音、沉下身子知民情是主题教育成果实现的重要一步。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茫崖市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问民需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前提和基础,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以群众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成色成效。

身为基层工作人员,就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近日,茫崖市市委书记在走访牧民那日斯时说:“我们要洞察群众实情,就必须接‘地气’,深入到牧民草场、房前屋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从细微处了解基层和群众的真实状况。”

一段时期以来,茫崖市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推动民生工作走深走实。搭乘“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主题教育征求意见箱等“快车道”,让群众有一个写下“烦心事忧心事”的渠道,收集过去“跑一趟不值,不跑路难受”的小问题。同时,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弱项,不断增强可及可感的民生福祉,使调研过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担当实干的过程。

主题教育成效如何,民生问题的解决是重要标尺。茫崖市将“民有所呼”化为“我有所应”,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在调研过程中关注到牛羊出栏销售难的问题,第一时间安排市农牧水利和乡村振兴局完成秋季动物免疫任务,保证牛、羊等各类畜禽免疫密度达100%。同时与新疆若羌县及都兰县、德令哈市等地的收购企业建立联系,拓宽销售渠道,切实解决牧民群众的“关键小事”。

连日来,茫崖市各基层党组织从化解基层矛盾小切口入手,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意见征求箱、“板凳会”“在职党员入社区”等方式针对辖区环境、民生保障、文体生活、治安状况、医疗卫生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第一时间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将“群众找进门”转变为“服务送上门”,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各基层党支部采取自己查、上级点、下沉找的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急难愁盼问题247个,解决185个。

农民工工资支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关乎老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工资要回来了,我也能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好好过个年了。”刚拿到工资的职工脸上是藏不住的欣喜与欢乐。不久前,茫崖市人社局通过加装欠薪投诉举报电话、印制投诉举报宣传品,在新媒体平台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等方式不断畅通农民工维权投诉渠道,同时制定《茫崖市根治欠薪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关于开展“合力攻坚,防范化解欠薪问题”专项行动方案》,将欠薪隐患和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茫崖市上下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建章立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做到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将主题教育中为民办实事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截至目前,修改制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茫崖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次性告知制度》,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良好效果。

茫崖市将持续完善“为民办实事”成效评估和方法总结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民思我想、民需我做、民求我应、民困我帮,把“问题清单”变为“服务菜单”、把“问题清单”变为“幸福指数”、把“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用暖民心的“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和实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尔木日报社出版
 
中共格尔木市委机关报
 
主办: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  备案号:青ICP备20000349号
 
   第1版:
   第3版:
   第4版:
   第5版:
   第6版:
   第7版:
   第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用真心换“振兴”
大柴旦:切实强化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领题+破题+解题”答出“惠民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