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秀琴 段亚慧) 连日来,红柳村土豆种植基地机器声轰鸣不断,仁达合作社百亩土豆进入了采挖季,拳头大小的土豆从机子里翻滚出来,带着泥土的芬芳铺满一地,好“丰景”令人满心喜悦。
走进红柳村仁达合作社的土豆种植基地,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一颗颗土豆从地里挖出来,工人们加紧捡拾、装袋,然后分销,看着刚挖出来的土豆立刻被收购,村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据了解,今年仁达合作社种植土豆500余亩,目前挖了将近300亩,预计亩产量近6000斤。红柳村驻村第一书记桓国平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我们的土豆大丰收,去年沙化地改良以后试着种了几十亩土豆,土豆的品质超乎想象,并且受到了市民的青睐。所以今年我们加大种植面积,这样一来市民可以吃到格尔木本地产的新鲜沙地土豆。我们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价格定得比较低,希望我们的土豆受到市民的喜欢。”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新品种的引进,仁达合作社沙地种植的土豆个头大、口感好。同时,为了提高销量,将土豆品牌化,仁达合作社通过抖音、快手直播等平台,积极宣传推广本地土豆。“因为今年种植面积比较大,我们又增加了品种的数量,青薯2号、青薯10号,还从内蒙古引进了一些土豆种子。目前产量可观,最大的有五斤左右,都是实心的,炒着吃、烤着吃、炕着吃都很好,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土豆种子,争取来年种出品质更好的土豆。”桓国平说。
在采挖现场,记者看到,个大饱满的土豆随处可见。今年是红柳村大面积种植土豆的第二个年头,在去年尝到了沙地土豆的“甜头”后,今年前来购买土豆的市民和商贩络绎不绝,早早在种植基地排队“抢”土豆。河西农场的张成军一大早就过来买土豆。他告诉记者:“红柳村的土豆口碑还是不错,通过直播看到最近他们在挖土豆,今天过来买了十五袋一千多斤,回去大家分一分,留着过冬。”
“土豆是格尔木本地的,口感比较好,我去年就买了一些,感觉比外地的土豆好吃,今年我准备多买一些,一部分留着自己吃,一部分转手卖。”市民妥卖苏木说。
近年来,红柳村仁达合作社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抓手,种植适合格尔木生长的农作物,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通过近几年不断大胆尝试,让村民在家门口有饭吃、有活干、有钱赚。